【头脑风暴】双面牌的使用方法


- # 万智牌
- # 万智牌DIY
本内容为原创内容
在赞迪卡的发布会上,我们得知接下来一整年里的系列都会跟双面牌沾边。
那么,要如何用双面牌撑起一整年的内容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头脑风暴了一遍双面牌的种种变化,并写下了这篇文章。
转化
转化机制到目前为止出现过五次,并且每次出现时都与系列的主题高度契合。
在依尼翠和黑影笼罩首次出现,用于体现狼人的变身。
起源的转化牌体现的是守护者们点燃火花成为鹏洛客的过程。
依尼翠暗影和异月传奇再次使用转化时,体现的是变为奥札奇。
依夏兰和决胜依夏兰的转化展现了寻找特定地点的过程。
最后是M19的波拉斯。
按照永久物类别分的话可以分为三类——两个依尼翠系列是生物变成更强大的生物,起源和M19是生物变成更加高贵的鹏洛客,依夏兰是异能较弱的结界和神器变成功能地。
(我知道这里面有一些例外但是这不关键)
我们不妨排列组合一下永久物类别。
地/神器/结界/生物/鹏洛客变地/神器/结界/生物/鹏洛客。
这里面绝大多数的方案并不靠谱。
地变地这种看着就很蠢的就不说了。
地变生物:永久变人地。然而,变人地终究只是个费用水槽,将费用水槽作为一个环境的主打机制怎么看都不太合理。地变神器和结界也有类似的问题。
神器/结界变生物:这个没什么问题。
风味上可以是玩家对着一个祭坛(结界)祈祷,付出足够的奉献后神明就会变人摆平问题。如果再给生物形态来一个死亡时转化回结界的话,我们就同时满足了神的两个特色:有条件的变人和(变相的)不死之身,并且和已有的神也有了足够的差异,看起来会很合理。
生物变地/神器/结界:这里的问题是,变身可能会反过来导致场面变弱。费用上也相对难以把控——如果正面生物费用较大的话,转化时注定要损失场面。而正面费用较小时,相应的就得印一个比较苛刻的转化条件,于是,在达成条件的过程中又太容易死于去除。
接下来再来看另一个分类方式:转化的条件。
目前的转化条件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满足条件转化,二是付费转化。对应启动式和触发式两种异能。
如果新的转化系列想给人以新鲜感的话,除了转化的类别不同外,还得在转化条件上做文章。
条件转化这边想要做出新意的话,需要选择和之前不同的转化时机。
依尼翠的代表性转化时机是略显僵硬的“不使用咒语”和“使用两个咒语”。(有一说一,希望新依尼翠别再印一大批这样的狼人了)
如果每个转化环境都有自己的标志性转化时机,我们很容易就能区分它们。
比如说刚才提到的生物变地,如果将转化条件定为“当~死亡时”,就会合理一些。(不会导致场面变弱,同时也变得不怕去除)
生物死亡时变成地在风味上会让人联想到夸父逐日等传说。再回想一下的话,中国神话当中好像有为数不少的变地人。貌似变地人很适合一个中国神话背景的环境。
或者,将转化条件定为“进战场时”。
“当~进战场时,你可以将其转化”或者“你可以支付某种费用来释放~,若如此做,当~进战场时转化”都是看着就很合理的东西。
但模式双面牌已经覆盖了这些机制的功能,出现几率不大。
再比如说,传记牌,最后一节的效果为将这张牌转化。
满足条件时放一个充电指示物的神器,达到一定数量后转化。(变相的探索指示物)
另一方面,启动式的转化看着套路比较单一,一定要说的话也存在着一个变化:
既然付费转化很难做出新意,我们可以反过来把转化作为费用本身。
神河有过一批使用大招后失去神威指示物(不灭)的精怪。
如果换成双面牌的形式,生物在开大之后损失的东西可以变得更加灵活多样。
模式双面牌
模式双面牌并不是一个特别让人兴奋的机制——毕竟双面牌天然地适合拿来做二选一。
这里面能够存在的变化也就是七种牌张类别排列组合了。
除了法术和瞬间的组合完全可以印成连体牌之外,其他组合都能印,也都没什么合理性方面的问题。
毕竟连体牌这种东西怎么组合都行,两边的效果不管是相关,互斥还是根本没关联,我们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释:
相关叫做提供良好的自我协同,方便打出配合。
互斥叫做在风味上很好地把握了两边的对立性。
没关联叫做将多种工具放在同一张牌上,提供对局的灵活性。
除了类别上的差异外,差异性也可以来自于费用。
一个系列印正反面费用一样而功能不同的牌(护符),一个系列印背面比正面费用更高,能力也更强的牌(增幅),再来一个系列印正反面颜色不同的牌。(连体)
这合起来就是不少的变化了。
衍生物
在说完双面牌的已有两种用法之后,让我们再来看第三种用法——作为衍生物。
具体来说,凡是会派出一个特殊衍生物,并且衍生物和本体一般不会同时在场的牌,都可以用双面牌来代替衍生物。
典型的例子是复焰凤凰。
这张牌可以写成正面在死亡时转化,背面在回合开始时转化的形式。
类似于缠身和神授的机制也都可以做成双面牌。(一张牌在某个时刻要么是灵气,要么是生物,不会同时具有二者的功能)
此外像是阿芒凯的遗存和永生也可以写成双面牌的形式。
只需要将转化的灵佣印在背面,并且增加一条“背面在死亡时放逐”的异能就行。
考虑到转化可以完美地体现“生者从坟场归来,转化成死者” 的风味,增加一点麻烦完全值得。
这里还有一个可行的组合是正面法术瞬间,反面生物。
在释放正面时,玩家可以支付一个额外的费用,在法术结算完毕后将其转化放置进战场。
这东西相当于是醒转机制的灵活版(从某些意义上来说也是反向的呼魂)。
融合牌
把融合牌放到最后写并不是因为我忘了,而是因为我在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没想好融合牌有什么变化的空间。
但是,写完的时候还是没想好。
我们知道,融合牌这东西的毛病是指定两卡太难凑齐。
好不容易凑到了也不能致胜。
然而,如果真的设计成凑到一对融合卡就致胜的形式,对局又会显得无趣。
如果去改良融合的模式,达到合变甚至宿体的程度,为什么不另外做一个机制呢?何必与翻面绑定?
这个问题我实在是想不到什么解决方法。
其他系列
类似于指挥官忍术,转化也可以拥有一个在指挥官区触发的版本。
激进一点的话,甚至可以是永久转化。(在回到指挥官区时也保留已转化的状态,直到游戏结束)
另一方面,模式双面牌可以用于轮抽专属的模式。
比如说抽到时必须立刻选择正面或者反面,然后不能更改。
融合牌在标准里面显得有些蠢,但换个赛制或许会有更好的表现。
比如说具有融合能力的拍档指挥官(彻底解决如何凑齐的问题),或者在多人赛制里面与队友融合(作为一个娱乐赛制,强度不那么关键,而与队友的生物合体又确实是一件“很团队”的事情)。
鸡飞甚至可以弄个“半张双面牌”。
玩家可以将两张“半张双面牌”塞进同一个牌套组成一张模式双面牌,在释放时任选其中一面。
至于厚度不同带来的可能的作弊问题,在鸡飞当中并不是问题。
另一种可能的鸡飞模式是正反面随意组合而非固定组合的双面牌。
后记
以上是我能想到的种种双面牌的变体。
如果读者有其他想法的话,欢迎在评论里分享。
以及……
在写完这篇文章后我才发现,这一整年的机制都应该是模式双面牌,而不是各种形式的双面牌。
所以这篇文章彻底云了。
但这不关键。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