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雨漫谈】影之诗目前的同人创作的环境如何?

  • # 影之诗
  • # 影之诗周边

距离影之诗拜年祭顺利举办也二十多天了。

这是影之诗第一次举办拜年祭。起因当然是我自己眼红其他的那些游戏有拜年祭,影之诗没有,于是就决定自己办一个。当时也就是一拍脑袋决定的,没想到运气比较好,碰到了列车长阿蕉这样的擅长做规划的人,算是顺利把视频弄完了。

拜年祭做完之后呢,我们最关心的还是反响怎么样。事实证明,影之诗的热度比起往年下降了很多,发出去了半个月才勉强摸到了去10W播放量。在B站官方参与的拜年祭内,影之诗播放量是倒数第三,就比天涯明月刀和哈利波特魔法觉醒高一点。

 

当然啦,我们这个成绩我目前还是比较满意的,一方面因为影之诗拜年祭基本上是我们一群粉丝还有UP完全靠自己做的,网易官方就给了一些宣传方面的援助。另一方面我们制作组内部也是对影之诗的热度比较心知肚明的。所以说我们制作组群里面大家还是很乐观的。

当然啦,痛定思痛,作为拜年祭的发起人,当时是要总结一下经验,吸取一下教训,争取下一期做的更好。

这个时候呢,我就想到了另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影之诗同人圈不发达呢?

这个问题其实我一年半之前就在想,在思考,到底是为什么,影之诗到底和其他游戏有哪些决定性的差异。按理来说,影之诗的热度其实是还可以的,不至于同人圈这么不发达。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做了多方面的比较,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甚至找了其他做拜年祭的人聊天扯皮扯到晚上四点,总算是得出来了一些结论,不过为了不把话题扯太远,我这边就只讲讲CY本家的游戏。

同为CYgames的GBF和PCR,打开P站都能看见一排的同人图,再去看看影之诗,同人图就很少,甚至连隔壁冷冷清清的弹射世界,同人的量阿和影之诗都是差不多的。

当然啦,同人创作肯定不能只看这些东西。去B站搜下GBF,基本上没什么有意思的沙雕视频,这方面反而是影之诗反超了。至于PCR,大哥算了算了。

形成这些差异的关键点在哪里呢?

一个游戏的同人圈的建立时间,其实也就是一个游戏刚开服那段时间,那段时间圈子是什么样的,就会影响整个游戏日后同人圈的形态。

为什么GBF还有PCR的同人图和本子多呢?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是,GBF还有PCR是卖角色的游戏,玩家大部分时候接触的都是各式各样的角色,培养他们,观看他们的个人剧情,没事听听语音舔舔立绘啥的,玩游戏时有什么有意思的梗也能直接反应到角色身上,所以说玩家更容易对游戏角色产生亲切感。

而影之诗的角色相比之下,就面临更多的问题。

1.主线剧情角色和天梯环境完全不相关,只是单独的作为主战者出现。游戏主线剧情也和打牌没什么关系。两者之间无法产生联系,产生割裂感。这导致玩家较难对主线角色产生亲近感,尤其是第一章主线很差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了。

2.卡组中的卡的背景故事不够详细,人物语音也只有寥寥几句,没有专属剧情。玩家无法通过这些寥寥几笔的信息接收到足够多的关于卡牌的人设。这导致玩家也较难对一张卡牌产生亲近感,高人气角色基本上都是天梯横着走的角色

当然啦,这是比较复杂的说法。简单的来说,抽卡游戏给一个角色一整套的语音和剧情,也让你用这些角色去玩,从而去了解和喜欢上这个角色,而影之诗则把剧情割让给了主战者,游戏部分割让给了卡片,这导致两边的效果都不够好,玩家喜欢上一个角色相较于传统抽卡游戏来说更加困难了。

玩家难以喜欢上一张卡牌,一个角色,那自然而然的同人创作会受到阻力,所以影之诗的同人图很少。

那影之诗的优势在哪里呢?

很显而易见的是,影之诗适合拿来直播,比PCRGBF这些适合多了。

所以说影之诗玩家最喜欢干两件事,一件事是讨论吐槽天梯环境,另一件事就是吐槽主播的各种行为。当然,主播的那些梗多数也是依附于天梯环境之上,所以说影之诗的圈子讨论核心就是天梯。这也是为什么影之诗的玩家比起舔卡来说,更加喜欢讨论一张卡的强度。而影之诗的环境是多变的,每次环境变化都能造出新梗,直播过程也会意外的造出各种各样的梗,而且梗的更新速度非常快。所以说,实际上来说就是,影之诗梗文化非常的发达。这也是为什么你感觉网上去哪里都能碰到玩影之诗的,因为梗的优点就是利于传播。

既然梗文化发达了,毫无疑问我们这些做沙雕视频的人会变多。每次有什么新梗,都会有人做视频去吐槽。而GBF和PCR,在这上面就次了很多。GBF的梗多是古战场警察,老七,老男人等,PCR的梗多半是迫害优衣,接头霸王,会战挂树等,总的来说虽然多,但是没有影之诗的梗更新换代的快,创作动力也就没那么高。

但是呢,梗的更新速度并不是唯一决定胜负的地方。为什么PCR仍然能有那么多的有意思的视频呢?很显然,在素材收集难度上,影之诗被爆出了几条街。

要做一个影之诗相关的视频,我能动用什么资源?如果我要做一张关于天梯的卡的视频,那能拿到的素材一般是,一个角色四句语音,两张卡面,然后没了。如果说还想搞什么素材,可能就得去天梯打素材去了。

要做一个PCR相关的视频呢?小人,游戏自己有的。语音,角色语音那么多句,随便拿,还有超长的个人剧情,角色立绘还带各种表情,此外还有各种卡图,更不用说还有宿舍这玩意在。要拿这些东西去随便做点视频就很方便了。

所以说,总的来说,影之诗在同人创作上,先天条件是比较不利的。

为什么提先天条件呢,很简单,还有个后天的东西,那就是“圈子”。

圈子的形成当然依附于先天的难度,就是上面提到的那些游戏本身的东西,这是定死的没办法变的,不过另一方面,参与圈子创作的人也是能对能对圈子产生影响的。优秀的创作环境能够带动别人加入圈子。

像PCR那个“咕噜灵波”的视频,就是一个案例。这么一个视频给了大家有趣的感觉,那其他有能力的创作者就接着这个题材扩大创作,从而吸引了更多人来做PCR的视频。

影之诗也是有一个例子的,那就是imnSV,这是影之诗本土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视频系列,后面也有各自不同的UP都在做有意思的imn影之诗,算是一个很不错的系列。可惜这个题材最终被天梯环境给抹杀了。

GBF为什么没人做视频呢?就是因为没有人想到怎么把GBF的视频做的有意思,带动整个圈子风气。

这方面来说呢,不同的视频创作者互相之间就处于一个互相带动的状况,这就是同人创作圈的良性循环。当然啦,即使是不同的视频类型,只要你让观众觉得你的视频有意思,观众就有机会能够加入你成为圈子的一部分。我就是自己看多了影之诗沙雕视频所以才决定自己也开始做的。之前也提到的同人圈的建立会影响日后同人圈的形态,也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啦,人数也是很重要的一点。PCR国服出现之后,同人圈的规模瞬间就变得十分恐怖,这就是因为有足够的人数做支撑直接把同人圈撑起来了。

另一方面呢,影之诗还存在一个劣势,那就是天梯对局录播占了90%以上甚至更多的量,这让观众在观看感兴趣的视频时,很难刷到有意思的视频。而影之诗天梯对局的娱乐性看上去并不算很好,而且影之诗天天都是天梯内容玩家都打腻了,再去b站看一遍,所以说总体来说,玩家在B站观看影之诗相关视频的欲望会变低,之后B站的算法推荐也会偏向更少的推荐给你影之诗的视频,导致真正有意思的视频难以推广出去。

当然啦,实际上来说,这个状况是有所改善的。在我写这篇稿子的时候,影之诗的视频平均播放数量是2368,比起我上次写文章时算出来的数据(也就是一年半之前的数据)1731,已经高了500了,当然啦,动画话势必在提升播放量上占了一定的比例,不过就算算上这个因素,影之诗的平均播放也是比之前要高一点的,这是一个不错的好消息。

不过呢,影之诗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得益于天梯竞技的环境,也得益于有旅法师营地这个较为高质量的社区存在,影之诗学术讨论的氛围是很多游戏没办法比较的。其他游戏很少有很多人聚在一起互相讨论分享游戏理解,就算真的有人写篇文章讲游戏机制也不一定有人看。

当然啦,这些东西分析完了,那就要提出新的问题了。

影之诗的同人圈不够发达,那做什么能够让这个圈子发达起来呢?

为了这个目标我做了两个企划,一个是拜年纪,一个是月报。月报企划是我一个人弄的,最后由于我个人能力不足失败了。不过虽然失败了,在做月报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足够多的UP,也最开始建立了影之诗同人圈的雏形,算是给拜年祭的企划做了一个铺垫。而拜年祭的企划则得益于大家的加入互相帮助,最后总算成功了。但是下一步怎么走,还是个问题。我已经没有往后相关的计划了,之后大概只能随缘了。

不过说到底,圈子这玩意终归逃不出游戏本身。即使我们把圈子运营的再好,如果游戏本身不行的话,那对我们来说也是比较回天无力的一件事。可以看到虽说NS企划很失败,不过NS企划本身依然带来了一波不小的热度。在NS企划结束之后,希望KMR能够给影之诗拿出一个更好更优秀更合理的企划,来给影之诗重新注入活力。

还是那句话,希望影之诗能够越来越好。

2021年3月6日
全部评论 127条
按时间排序

还没有评论

109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