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官方也要多说话


- # 炉石传说
无法评论期间大家可以点击进入对应话题区进行发帖讨论:PC入口,移动端入口,带来不便,请见谅。
黄金战队联赛上周又出了一场闹剧。上周赛程由于中间有平衡补丁,场次靠后的几支队伍重新提交了一轮牌表和出阵顺序。问题就出在iG和LGD的这一场——在5月13日下午官方公布的第一版对阵中,iG和LGD有一小场是贤菜vs莫论人非,但14日两人的对阵又错开了。
巧合的是,在重交牌表后贤菜的阵容打莫论人非优势很大,打LGD其他两人则劣势极大,事实上贤菜也果然输给了小王爷,莫论人非也果然赢了逍遥,LGD赢得了大场胜利。
而更巧的是,莫论人非在炉石圈里正是以狙击为许多人不齿,如果这场比赛的临时变阵是由他而起的,那和狙击行径实在是如出一辙。
(严格来说莫论人非是否狙击、狙击程度等都没有官方意义上的实锤,只是简便起见我在本文里就暂以属实为前提了)
贤菜平时直播得多,对莫论人非狙击的积怨自然不会少,赛后忍不住发微博暗骂了他。第一波舆论由此产生,许多人开始加入到对莫论人非的讨伐中来。
然而16日晚事情又有了变化,莫论人非发微博还原了他视角中的真相,称他所在的队伍只是“按照赛事工作人员的规定执行了比赛流程”,引发了第二波舆论。
只是这次舆论的风向并没有变。圈内人都苦莫论人非久矣,许多普通看客也觉得狙击足以成为莫论人非这个人本身的污点,舆论也就谈不上能有什么反转。应该说大多数时候人们攻击莫论人非也不是因为对阵事件本身,而是他的人品问题。
再后来,贤菜和莫论人非删了微博,营地等社区的相关发帖也都被删了(不是我删的)。
现在事情已经过去一周。联赛官方从这周起调整了对阵信息的提交方式,以避免类似问题再发生,但如果不算删帖,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动作了。
而在我看来,选手个人层面的争吵恩怨固然很有料,但如果只是满足于八卦和口舌之快,或者说只是把它作为一个孤立的偶然事件来看待,这对真正解决问题是没有多少帮助的,未来莫论人非或类似的争议还是很容易再次引发闹剧。要想借此机会真正推动些什么,需要我们暂且放下情绪,想一想系统性的改进措施,就像赛事方从提交形式上彻底避免再出问题一样。不仅如此,我认为官方在这整件事上可以做、应该做的事情还有更多,它们既是事发后的应对措施,同时也是很多问题的根源本身。按照惯例,当事人不敢提官方的事,那就还是我来说。
(现在营地评论区关了,这篇文章的标题还在说要多说话,确实显得很可笑……是从去年差不多时候凌乱静和Alan那篇的标题改过来的,虽然话题不同,但也有那么点联系)
事件还原
除了贤菜和莫论人非的微博声明,我还就此事找他们以及他们身边的人进行了一些细节上的确认——我当然也问了网易暴雪官方,但官方的回应不供转述引用。好在选手给出的信息也足以勾勒出事情的全貌:
1. 联赛原本规定,如果一支队伍在一周里要打两场,其中第一场的对阵要在上周六提交牌表的时候就一并提交,而第二场的对阵是在第一场打完以后再交,不重交则视作默认原对阵;
2. 第二周(上周)恰逢平衡补丁,赛事方于周二晚发布临时规则,本周后半周的场次一律重交牌和对阵,周四下午截止;
3. LGD第二周的赛程有个特殊之处,他们不仅一周双赛而且两场都在后半周,而周四白天他们只提交了周四打苏宁的对阵(根据规则,周五打iG的对阵应在打完苏宁后提交);
4. 但赛事方把LGD打苏宁时的这个对阵也默认为他们打iG时的对阵了,周四下午选手和媒体收到的资料里已经把它同样列在了周五打iG那场里,周四转播结尾的预告里也已经显示逍遥将对阵菜喵——在贤菜的(也差不多是LGD以外所有人的)视角来看,他就已经和莫论人非排到一起了;
5. 周四晚LGD打完苏宁后提交周五打iG的对阵,问题终于暴露;
6. 周四晚赛事方的第一反应是允许LGD重新提交,但在LGD重交后一度改了主意,但最终还是决定要求LGD和iG都重新提交对阵——在贤菜一方的视角来看,LGD在这里也就有了超时的问题,毕竟沟通、申诉、改主意都耗费了时间,LGD第一次重交确实在0点前,而最终决定是0点后才出的;
7. 赛事方从第三周(本周)起改了规则,现在无论一周打多少场,各队各场的出阵顺序都要在一开始就全部提交了。
另有责任
所以仅就比赛对阵事件本身,事情的真相和责任其实是挺清楚的了:
- 赛事方的问题在于搞错了赛事信息,在这件事里是有责任的,默认的对阵最多只是“占位符”,不应该发出来;
- 莫论人非/LGD确实一直在按规则走流程,他们被指责提出了重交的要求,其中重交要求确实是他们提出的,但前一晚重交本来就是规则规定的,确实不该被指责——即使真的存在钻空子的可能(假如按错误对阵有优势会不会就不改了?),但按规则也无可厚非,而且最终双方都重交一次,也是公平的;
- 而贤菜以及其他骂莫论人非的人,贤菜最初的微博确实一是有些话确实骂得很难听,二是他的话里虽然严格意义上没说莫论人非违规,但那样的表达确实误导了一部分人(理解成莫论人非要求的重新排阵有违规意味),从而增加了莫论人非受到的那一部分攻击——但这也是受赛事方的误导在先,在一定程度上是情有可原的,毕竟除LGD以外所有人都先看到了另一版官方发布的对阵,都认为是“重新”排的阵。
对有责任的情况不出面澄清,这是我认为网易暴雪官方在这整件事里的第一个缺位。
出现问题后,官方采取行动确保了竞技公平,并从下一周起立即修改优化了规则,这些是值得肯定的。甚至可以说,如果仅仅是周四当晚出了问题并及时解决了,事情默默过去了影响也不大——但在舆论第一时间形成了“莫论人非强改对阵”的叙事的情况下,先是莫论人非遭到无端的指责,包括后面贤菜也被人指责有错,这时官方就不应该继续沉默了,这不仅仅是在作壁上观,更是默认着把出事的责任和执行规则的责任推给了选手。
就像在一场比赛里如果有一方选手违规,理想情况下将其规则杀的主体最好是裁判而不是另一方的选手。虽然在实践过程中这很难做到,判罚往往要依赖另一方选手的举报,但这就更陷后者于道德困境中,这本该是由裁判来背负的。贤菜指责莫论人非、许多人围攻莫论人非,这其中当然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的狙击行径,但或多或少也是因为“裁判”这一角色在事件中的隐身。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本来如果两位当事人能更明确地指出赛事方的问题,事情完全可以明朗得多。贤菜在最开始的微博里提到了“工作人员的小失误”,这条微博删掉后贤菜女友解释说是“因为不想给熟悉的工作人员添麻烦”;莫论人非更是一边极力自证清白,却偏偏不用最简单的话说出问题就在赛事方。事情都到了这个份上,选手也还是如此讳言官方,矛头必须只能指向对方,种种忌惮也耐人寻味。这点后面再细说,在这里它也从侧面体现出官方有责任时主动澄清的必要性,因为选手很可能是不敢说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官方不发声还有另一大原因在于官方并没有合适的发声渠道,所以即使愿意也做不到。这点也后面再细说。
狙击原罪?
这也后面说那也后面说,因为莫论人非的狙击行为也是这场风波的真正焦点。
贤菜从一开始揶揄的就是莫论人非在这件事上和狙击主播的“异曲同工”之处,“应该没说谎”、“确实没违规”;许多人的附和也不针对事件本身。对很多人来说比赛对阵的真相并不重要,这条导火索引爆的是他们的积怨。
从莫论人非晋升联赛消息传出的那一刻起整个国服的竞技圈都在低语这个名字,联赛赛程漫漫,狙击这个根源性的问题不解决,即使对阵的事官方愿意出面澄清,有关莫论人非的节奏随时会再起。
对(不只是莫论人非的)狙击这种行为不表态,这是我认为官方在这整件事里的第二个缺位,而且这比前一个更加早该处理。
狙击是否应该被允许?在多大程度上被允许?以往的狙击是否应该追溯?类似的,其他游戏内允许却破坏竞技公平或他人体验的行为,比如连麦冲分,比如赛季末最后一局的烧绳,这些又当如何?……在游戏本身和竞技电竞的这块中间地带里,官方要回答的问题实在有很多。
而且也很难。狙击当然不光彩,不光彩的事当然不该被提倡,被禁止也合理,然而狙击到底能怎么判定,要不要分严重程度,有没有防止措施,如何量化惩罚,等等等等,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有推敲的空间。
再到电竞体系内,狙击等行为是否还应该影响、在多大程度上影响选手的竞技资格?战队联赛、巡回赛、公开赛等不同赛事系统对选手行为的允许程度有什么区别?这些也都是炉石电竞官方要回答的问题。
国服战队联赛里的俱乐部这一层还进一步增加了国服选手竞技资格的不确定性。基于目前几个赛季的人员变动情况,战队联赛的晋升和淘汰都是没有明确标准的,至少它们都不公开。常规的晋升标准尚且如此,那么像狙击这样的特殊情况就更无从谈起。俱乐部为国服竞技炉石生态承担了一大笔开销,为联赛提供了新的叙事维度,也有机会带来跨界新观众,等等,综合来看甚至可以是利远大于弊的。只是具体到联赛人员流动的标准,俱乐部的自主权也的确在让游戏规则变得更模糊。
但说到底,即使招人完全由俱乐部说了算,网易暴雪作为联赛的举办方肯定也有“退人”的标准。如果是这样,莫论人非又安然加入了联赛,这说明可能官方确实不觉得莫论人非/狙击有问题,也可能联赛确实还不存在这方面的标准。而如果社区觉得这样不对,要做的也应该是请官方把标准建立起来或重新考虑对此的看法。
这也是为什么我不把“矛头”指向莫论人非这个几乎已经公认的坏人,而是要指向官方的原因。我同情莫论人非在对阵事件中遭受的无端指责,我不同情他因为狙击而遭受的指责,但如果我真的想改变些什么,我也不觉得光骂莫论人非就能让事情变得更好。否则官方也大可以不为所动,反正挨骂的是他,到头来再删一波罢了。
发声无门
官方需要澄清比赛对阵的变动经过,官方需要明确对狙击的态度,官方需要公开联赛选手准则……但另一面,摆在官方面前的困境很可能是想说也说不了。甚至可以说,这也不只是炉石的国服战队联赛官方特有的问题。
想象一下,假如上周赛事方是愿意声明澄清的,比如官方第一时间就看到了贤菜的第一条微博,意识到了其中的误会,那么官方的声明要怎么发,发在哪?炉石传说官方微博肯定不太合适,毕竟这件事对游戏本身没有宣传作用,官方有责任但事情说大也并不大。想来想去,遇到这种情况好像都是由解说发个微博,或者社区(的管理人员)发个帖子,代为传达官方的意思,但也多少显得有些奇怪。
而假如是暴雪总部有类似需求就会有合适得多的发布渠道。总部电竞的相关人员可以用他们的个人推特回复社区的讨论和疑问,比如同样是上周,GM里出现了xBlyzes迟到缺席与垫底好友Zhym的比赛的争议,官方一开始也没有公开处理结果,但在社区的询问下赛事经理Gnimsh等人最终还是作了补充回应(虽然也不完全透明,也不在第一时间,但至少有);如果是炉石游戏本身的话题,Team5的开发人员和社区经理的冒泡只会更频繁。这种发声渠道在遇到琐碎问题和突发状况时显得很灵活,既显示了消息来源的官方性,也不至于向全体玩家广播,也不用委托他人特地宣传。
问题就在于,国服的语境里是没有对应的这条渠道的,不公开出现在中国社交网络上的不仅仅是网易暴雪的炉石电竞的相关负责人,其他和炉石相关的工作人员也都不以个人身份和社区互动(硬要说的话早年间倒是也有,比如网易暴雪的前市场总监张栋,但后来他也有发言引起了很大争议,遂不再继续)。国服和社区经理对应的“运营团队”和“客服团队”也只在官网论坛内部发言,而总部的社区经理会把官方主动发布的蓝贴往Reddit社区也发一份,偶尔也会在Reddit上进行一些简单的事实类答疑。
我个人对此有着格外的感触,几年编辑做下来,有些问题我是可以直接问官方,官方对很多问题的答复在我眼里也都很合理,我却并不能发,或者发了也不能说得很明确,信息来源更是不可能标注到具体的人。与此同时,我的另一部分工作是翻译总部的新闻蓝贴,而这边就可以明确地引用官方具体某个人的话。
——不过网易暴雪不设个人社交的难处也并不难理解。个人和社区的互动固然有千般好,但这需要发言的人既有发言意愿,又有发声权限,还要能承受网络恶毒戾气的那一面,而中国的网络社区还比推特Reddit恶毒得多,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想象一下官方一旦有人在微博上亮明身份,他们会成为多么突兀的靶子。甚至有可能总部/Team5才是那个交流过于频繁的异类,不发声才是公司官方的常态。
但是,尽管有的问题官方没回答是因为真的很难回答,有的事情官方没做是因为真的很难做,不做甚至有不做的好处,然而一旦遇到上周这样的事件,在误会已经产生了的时候,官方就不免受到发声渠道不灵活、不及时的掣肘。如果网易暴雪实在是不方便以个人身份和社区互动,那也得尽量考虑开设其他渠道的可能。
全场禁言
删帖/删微博是目前国服官方最常使用的公关手段。上周贤菜和莫论人非的微博被要求删除,再之前白琴里抱怨线上赛掉线的文章被要求删除,再之前YrShar抱怨联赛宣传片制作问题的微博被要求删除……
我先声明,我对删帖本身是可以理解的,特别是在中国的语境下(也刚好在营地不能发评论的当下),这种做法相当泛滥,光指责网易暴雪删是不公平的。
但我还是要说,我首先还是很怀疑删帖的必要性。都已经2021年了,不应该还有人觉得互联网是会忘掉东西,而且有人忘了也一定会有人重新提起,重新提起的故事会更被加工,更夸张更谣传。
其次,遇到问题官方也并没有选择逃避,比如战队联赛这周已经修改了对阵提交方式,线上赛今年的掉线等bug也已经少了很多,YrShar抱怨的那个视频当时也立即撤下返工了(返工到没到位是另一回事)等等。那既然官方确实是愿意作出改进的,不删帖应该能让人更感受到官方对社区意见的听取。
第三,这带来了官方和社区/选手之间的不必要的紧张——如果网易暴雪真的高压管控倒也罢了,可我真的觉得官方对社区舆论的态度已经越来越开明包容,也越来越愿意作出改变,但同时又还是有回到删帖老路上的时候。这很可能让人还是看不到官方的进步和努力。
这里我必须要再说一件印象最深刻的事。去年差不多这个时候,有选手在办理退税时发现一些炉石比赛的奖金查不到赛事方上税的记录,他们想问网易要钱却又怕亲自问会被记恨,于是托我传话。然而网易试着查了几个人都没问题,又没时间所有人都筛查,就问选手能不能提供名字,选手又实在不愿意。几番僵持之下,官方被弄得莫名其妙,选手更是已经做好举报准备,好在官方及时发现问题出在税务不联网才会有记录查不到……夹在中间的我实在是哭笑不得,选手只想解决问题,官方也很愿意帮着解决问题,这些选手甚至不是圈内的无名之辈,居然也害怕官方害怕到这个地步。但我更感到悲哀。
第四,已经有选手透露战队联赛今年对他们增加了经营品牌的要求,要他们多发微博,多出内容等。这是个大好的消息,但在这个语境下删帖也显得非常打击积极性,要知道这个要求对很多国服选手来说本来就有点不知所措,又要加上百般禁忌,我非常担心它会不了了之。
事实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在公开社区里比较活跃的往往是受官方管辖较小的半职业选手,而且不光喷官方的多半是他们,夸官方的居然也是他们居多(和外服GM/非GM的情况很不一样),我认为这和受管控所导致的积极性下降肯定是有关的。还是那句话,现状固然可以理解,比如体制内选手坏话不能说、好话像洗地,但这不等于应该提倡。如果联赛选手的微博里只能谈游戏技术,不能有情绪,不能有垃圾话(如此管制垃圾话水平绝不可能提高),不能有对电竞生态的反馈和思考,我不认为这么干瘪的内容能为他们和联赛吸引到多少粉丝。
总结一下,对于上周贤菜和莫论人非的联赛对阵和微博闹剧,有太多关注焦点放在了选手个人身上,而我认为这些问题里另有根源值得讨论。无论是对于对阵事件本身还是对于借机爆发的对莫论人非狙击行为的不满,如果赛事官方能及时作出澄清和表态,这对舆情的疏导和联赛的发展、形象都有很大帮助,但官方在上周的整个过程中都是缺失的。
不过换个角度想,官方不能灵活地发出自己的声音也确实是受到了其他因素的限制,这在中国的企业文化和网络环境里也不难想象。如何实现发生渠道的突破,拉近官方和玩家社区的距离,这些问题和赛事规则一样有待官方的回答。尽管这些问题的难度都很大但官方也终究要面对,否则我认为类似事件还会不断爆发,常此以往就不是光靠删帖能应付得了的了。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