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印还是美印?同一张万智牌为什么有区别?


- # 万智牌
本文为作者原创内容,未经作者本人和营地同意不得转载
“xxx价格出xx。”
“日印的吗?”
如果你身处任何一个万智牌交易群,一定会看到过类似的对话。可能你还是个新人,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口中的万智牌还区分日印和美印,甚至你可能还不太确定日印和美印到底指的是什么。今天这篇文章将带你了解为什么万智牌在收藏者圈子中会进行这些繁琐的分类,也会痛批美印万智牌拙劣的产品质量。
万智牌是纸制品,纸制品便需要印刷厂来印刷。自2016年以来,万智牌在全球各地共有三家印刷厂,它们分别位于美国、比利时和日本。拿取任意一盒万智牌产品,无论是价格昂贵的聚珍补充盒还是免费送的新手套牌,上面都标注了它们的产地。就最近的产品而言,聚珍补充包产品线基本可以确认都是美国产(AFR系列除外,是比利时印),其它产品线变数则比较多,而且还有不同批次产地不同的问题。想要区分牌张的产地,除了撕补充包前查看产品包装上的产地信息以外,就只能通过产品的特性来辨别了。下面我会简单讲一讲如何通过牌张的物理信息辨识它的产地。
怎么区分?
我们主要要区分的是闪卡,而非平卡。
1、美印牌张——美印闪牌的光泽比较油腻、反光带彩虹色,整个牌面显得一体化。另外,美印牌张的文字部分会比较深,有时会模糊不清晰。
2、日印牌张——日印闪卡有明显的纹理感,而且切角完全圆滑。同时它的反光比较柔和,也就是“没有那么闪”。
3、比利时印牌张——现在市面上的比利时印产品相对较少。比较常见的是MH2,因为有一大批英文货是在比利时印的。比利时闪卡几乎不反光,而它最大的区别实际上是纸张,比利时牌摸起来和别的品种明显不同,感觉更厚重,且更光滑。如果你有AFR聚珍产物可以摸摸看,它们全都是比利时印的。
(这真的是一张闪卡)
我们为什么要区分牌张的产地?实际上,上面提到的一些不同都是无伤大雅的个性问题。有些人喜欢美印闪得明显,有些人喜欢日印闪得细腻,也有人喜欢比利时印质量坚实。这些本质上都是花入各眼的事,无可厚非。但我为什么不愿意购买美国产的万智牌产品?这就要一一列举美印产品的质量问题了。
美印产品犯下的罪
美印产品真的令人满意吗?如果现在你对美印产品还抱着积极或者不置可否的态度,下面我要描述的诸多问题将让你彻底失去对美印产品的信心。种类很多,排名不分先后。
缺少蓝芯
这是美印产品比较古早的问题之一,也是万智牌收藏开始区分产地的导火索之一。在16年的依夏兰系列中,一部分牌(翻面结界地)在美国的印刷厂里没有塞入蓝芯。稍微了解万智牌收藏的玩家都知道,蓝芯是鉴别万智牌真伪的一个要素。没有蓝芯的万智牌,即便是从正版渠道获得,其实质也和假牌无异。如果不是牌手直接从补充包里开出,谁能想到那一张摸起来和token相似的牌确实是正品呢?
频繁出现各类错版
美印产品错版情况频发(当然,上面没有蓝芯似乎也算是一种错版,不过问题更加严重),最近两个系列——CLB和2x2中非常常见。以下列举了几乎所有你能见到的错版情况,它们绝大多数都是美国印刷厂造成的问题:
1、错切——最常见的错版问题,万智牌是一整版统一切成一张张牌,一旦模板没有对齐,所有的牌都会切歪。不管是左右歪还是上下歪,都会严重影响一张牌的平衡感。
这种问题发生在宽画牌身上,后果是灾难性的:
2、墨水过浅、过深以及喷墨——我并不了解印刷原理,不过情理上我能理解印刷时会产生墨太深或太浅的问题——只要它们不影响阅读和画面美观。美印万智牌最近颜色过深的问题一直广受调侃,首当其冲的便是摩登新篇2蚀刻闪的柯帮干部布蕾德。本来就是一张黑色牌,那几乎变换肤色一般的印刷技术加上干部一口洁白的大牙,确实给足观者癫狂的感觉。最近2x2蚀刻闪也出现被“侵染”的情况。
这么明显的问题,只有在品控完全不存在的情况下才会被堂而皇之地塞进万智牌补充包里贩售给消费者。
3、缺少防伪标、防伪标位置错误——金以上稀有度的万智牌都有防伪标,那个椭圆小标经常不在正确的位置,偶尔它们也会调皮地消失不见,或者干脆飞到让你意想不到的位置上去。
(学小artist proof)
(学迷途的夫毕佐)
4、正反颠倒——万智牌有两个面,两面都需要分开印刷,如果有一面印倒,便会产生121张正反颠倒的万智牌。可笑的是,最近的怪奇物语SLD产品中,额外的赠卡似乎为了风味儿刻意为之,特地印反。
(如何在一张照片里体现这种错版?对着镜子拍。图为正确范例)
5、封装印——天下苦封装印久已。最近的万智牌产品越来越多地使用透明塑料袋,里面只装一张卡牌,这就导致特别容易在塑封时顺带压到卡牌,留下一排整齐的压印。最近的2x2聚珍补充包经常出现这个问题,一张价值上千的单卡上印了一排印记,我想很少有人开到这样的牌会心里舒服。
另外, 这种封装问题不仅会伤到牌,有时还会导致补充包没有被密封好。
6、叠印——两版牌印在了一起,似乎在Jumpstart系列特别常见。这个系列当初因为质量问题延期上市了很长时间,即便是上市后,问题也是层出不穷。这种罕见的叠印情况就经常出现在Jumpstart里。当你“运气好”的时候,也许会获得下面这样的卡牌。我承认这种质量问题确实会创造一些极具收藏价值的牌张,但这并不是我们能容忍质量问题的借口。
封装有误
你有幸开到过无闪卡的神河聚珍包吗?我就非常“幸运”碰到过这个情况。衍生物前的位置是承诺的异画闪卡位,不少人却开到一张平卡。这个问题官方曾经委托店家收集过信息,但到现在也没有提出过任何补偿措施。意思是碰上这样的事儿你只能自认倒霉。另外,CLB系列补充包也出现过类似的问题:
这张图解中明确说明有一个【传统闪普通/非普通/稀有/秘稀】位(实际上你开包时,这张卡的位置在衍生物和【主系列稀有/秘稀】之间。这张图的顺序是完全混乱的),但这个位子会开出闪基本地。基本地具有自己的稀有度(L,也就是地),并不能算【普通/非普通/稀有/秘稀】中的某种。
我们就对莫名其妙的装倒的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虽然它们在补充包里倒立了很久,但至少没有消失不见。而神河聚珍和CLB系列补充包的问题,可以算是名副其实的欺骗消费者了。
对了,大家还记得CLB聚珍补充包中开出2x2单卡的事吗?如果不是官方有意为之,那就是另一个美印封装问题实例。
切割渣滓
MH2美印系列包中的牌偶尔会见到这种情况,具体表现为牌张边缘会挂着一些似乎是刀不够锋利产生的长条状渣滓。看书的时候也经常见到这种情况。
补充包外包装质量差
我不是在开玩笑。美印万智牌的大部分塑料包装都要比比利时或日本产的产品差。比利时和日本产的补充包外包装在撕开后很容易保持完整,但美印包总是轻而易举便碎一地。这个问题在你大量撕包的时候会显得尤为明显。
(一片从工位附近捡起来的补充包遗骸,看颜色应该是卡拉德许)
以上问题在日印和比印产品中不存在吗?实际上日印卡也有很多问题,比如经常会有毛毛躁躁的切边;比利时产品也总是出现货不对板的情况,具体表现为语言封装出错,我个人就买到过封面牌(琵雅纳拉与基岚纳拉)是西班牙文的简中起源新手包,我还在意大利文阿芒凯现开盒里开到过俄文的挡板,最近的CLB现开盒也出现过数次简中产品开出日文包的情况。这些问题都存在,因为人会犯错、机器会故障,有问题是难免的。但美印产品的问题似乎只能用层出不穷来形容。
社区反馈
不同印刷工艺带来不同的社区反馈。最贴近我们的便是同版本的美印闪卡价格远低于日印闪卡。这其中也有获取难度的因素——同版本的美印闪卡在聚珍补充包中更容易获得,在日印产品,比如轮抽或系列补充包则没有那么常见。较好的质量搭配更高的获取难度,顺理成章地造成日印闪卡价格走高。我们可能很难排除概念炒作的影响,但事实是,在收藏玩家之间,日印闪比美印闪好的理念已经开始扎根了。如果生产工艺不发生变化,这个事实可能很难改变。
一方面,我们对美印产品的质量有目共睹,闪卡变平卡、频繁的封装印消磨了不少聚珍包消费者的信心。但同时,威世智一直在通过添加额外稀有度的方式推进这个捞金产品的销售——神河的霓虹闪、2x2的质感闪以及未来的传承老牌本质上都是为了促销而耍的“小把戏”。促销是一个无可厚非的商业行为,买账或是不买账也是消费者一厢情愿的事。但是在大量盈利之后对产品质量毫无反思,可谓是缺德商家行为。
知名万智牌KOL教授就曾经在视频中振聋发聩地呐喊道:“加强品控!不要让劣质产品走出工厂大门!”这也是万智牌消费者们应当认同的理念。
(截图来自2020年12月20日的视频On The Quality Of Magic: The Gathering Cards)
令人痛心的是,一部分玩家选择对万智牌产品的质量问题视而不见。这里我更想明确批评国外的一些错版牌张收集社区。我不否认某些珍奇的错版卡确实具有收藏价值。但这些社区的过错在于,将原本是过失且接二连三的质量问题当做升值因素,将大批量残次品视为“收藏品”,为威世智频繁的品控的失利买账。
(这东西20刀?)
当有人愿意为一张随处可见的损品压印卡给出超过牌张市场价的价格时,是不是代表威世智的美国印刷厂可以不再为自己拉胯的产品质量进行反思?原本是物以稀为贵的错版收藏行为如今已经变成“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无脑照单全收。在玩家社区无法对万智牌质量问题产生一致看法时,我认为官方很难去“吃力不讨好”地升级印刷技术。
我是万智牌产品的消费者,我希望得到质量配得上定价的万智牌产品。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告诉所有类型的万智牌消费者——不论你是喜欢撕包、还是只收单卡,是只用平卡打牌、还是喜欢收闪卡收藏,不同产地的万智牌产品存在质量差异,而且美国产的急需优化。我曾经这样点评:当我们在说“这次2x2的聚珍扩画闪好像比以前质量好”的时候,仿佛是在表扬一个从来考试不及格的学生终于考了60分一样。这难道值得高兴吗?我们花了钱,别拿我们当勒格文耍。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