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想赢的万智牌手的故事


- # 万智牌
大家好,我是洛清。趁着腥红之月让我的内心变得感性,我来写点我与朋友们与万智牌的故事吧。
我第一次接触万智牌是2011年。那时候我还是班里的三国杀推广人柱力,去7-11买三国杀的最新扩展山包。旁边放着一种“magic”卡牌。不知道是不是变魔术专用的。我拿起端详了一下,但最终还是放下了,打开了山包,捧着孙策的武将牌,开始欣赏设计师的巧思——姜维觉醒的条件恰是暗合空城,加上与马谡师徒三人的对应堪称巧妙。孙策1血复苏是对历史的if线。制衡与制霸的遥相呼应,英魂和英姿的相映成趣,文字游戏满分。左慈,这种植物大战**里模仿者般的meta设计总是事半功倍又饶有趣味,放在左慈身上也很合适。另外很幸运我那包还开到了神赵云。这个武将的四色转化在我看来有一种几何对称般的绝美。其实那时我就发现了,大多数人玩《三国杀》时根本不会去考虑这些,我对游戏关注的点总是很奇怪的——我总会喜欢站在设计师的角度考虑问题,而这也为我后来的万智牌生涯埋下了伏笔。
第二次接触万智牌是2015年。《三国杀》的新武将让我觉得设计的越来越无趣,强度控制也逐渐稀烂。我在当时的班主任的推荐下知道了《炉石传说》,然后便开始了《炉石传说》生涯。也借由炉石传说知道了旅法师营地,知道了集换式卡牌的概念,也知道了小时候买的《游戏王》和《宝可梦》卡牌都是真的能玩的,只不过我买的八成都是盗版。还有就是当年那个“变魔术的牌”,其实是与他们并称集换式卡牌三巨头,也是真正的集换式卡牌游戏鼻祖的——《万智牌》。哇,同类产品的鼻祖,而且没有任何大IP支撑下能活这么久。直觉告诉我它的游戏设计一定很出色,于是我想要入坑《万智牌》了。可惜当时网上甚至无法找到一套能让人搞懂这游戏到底去哪玩的入门教程。我只好一边继续玩炉石,一边看万智牌相关的帖子。最喜欢看的莫过于类似《行路杂谈》的万智牌官方设计类文章了。接下来的几年,游戏具体玩法我还是一知半解,倒是对各个时空的风格和颜色轮如数家珍。
或许人有时候命中注定是要遇到一些东西的,前几次错过也许只是为了把入坑之路铺垫的更顺畅。上大学之后,我遇到了我的室友,我叫他Spike吧。记得入住不久,他开始摆弄起一些小纸片,我走近一看,我几乎不敢相信,“这不万智牌吗?”他也很惊讶:“你玩过?”。我说,我没有。我一直想玩,不过我总是看万智牌的设计思路。在宿舍里能让我遇到活着的万智牌手,这确实是非常令人震惊的事情。在室友里遇到小众同好对任何人都是很开心的事情,于是他便想要教我玩。很快就开始了我们的第一次游玩。Spike显然没有任何推新经验,这导致我这辈子第一次打万智牌就是薪传对局。我记得我用的是红蓝掘密师,他的我忘了,是有黑暗祭礼的套牌,或许是**。好在我小学四年级能满分的英文水平和一点桌游经验让我很快搞清了这游戏大概怎么玩,就是总搞不清“愿望之力”该交在谁身上。当然前几局都输了,不过我也乐此不疲。但是听说了造价之后,我还是打了退堂鼓。于是我便拒绝了Spike的入坑邀请,直到《万智牌:竞技场》国服唯一的一次测试。我跟着攻略组了一套四色旷野,在中文MTGA的加持下,我终于彻底搞清了游戏的规则。亡者旷野也成为了我的万智牌第一初恋单卡。可惜测试很快结束了,之后便杳无音讯。到了行侣规则改动之后,我也有了些闲钱,于是终于组了一套奇数红,走入了摩登赛制的大门。
一入万智深似海,从此钱包是路人。从奇数红到红绿炸地,从莲花风暴到礼物风暴,从磨牌库到泰坦护身符,从波洛斯烧到红白灵技,从奥塔到充电组合技,从共鸣到苏勒台食品,从艾斯波掘坟到白蓝控制,从四色元素到四色云移……我一直是个喜欢尝试新的机制和思路多过熟练掌握一套牌的人,也因此我凑齐了摩登所需牌的大半。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对万智牌规则有了初步的了解,一到上课时间我就开始翻阅CR和MTR。它比宝可梦有深度,却又比游戏王精巧。比现代桌游明确,却又比传统桌游富有创意。时至今日我还觉得,虽然万智牌不一定是最好玩的游戏,但它有最接近完美的规则。说起来还得吐槽一下,Spike君虽然竞技水平不错,也有过一些值得称道的奖项,但他的规则基本都是靠记特例记住的,甚至有一次打到一半,他记不清联合阻挡规则,来问我怎么算伤害。
而和Spike在大学食堂高强度打牌,终于吸引来了另一位牌手——Timmy。认识他以后,比起来和Spike打牌,我就更喜欢和Timmy打牌了。Timmy对万智牌的背景和风味非常了解,也会为了自己喜欢的人物去组牌。更重要的是和Timmy打牌没什么压力,Spike对局时总是板着脸,也喜欢在对局后复盘,这些都让我觉得很累。我觉得玩一款游戏对我来说就像欣赏艺术品,我想在游玩时欣赏游戏的精美设计,不管是机制的互动还是机制对风味的体现,而输赢也只是这其中的一部分。你如果要我说万智牌的风味、理念、颜色轮的哲学,我能滔滔不绝的讲,也很希望你滔滔不绝地讲。但你要跟我说怎么打是对的,我真的没太大兴趣。对我来说,想太多怎么赢,就像在观看青花瓷时思考其中的化学原理。我也不是不能感受到那种“每一手都打对了”的快感,有一次我用艾斯波掘坟顶住了红蓝龙侯的压力赢得了比赛,那种肾上腺素暴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觉,最后都兑现成胜利的时候,我也确实真的很开心。但我觉得这种快感在很多人生中难以逃离的场合其实能经历的更透彻,比如中高考,四级。甚至是自己觉得有潜力的牌多买了几张过了几个月涨了十倍时候的感觉。游戏,我还是想轻轻松松的玩。
有一次和Timmy打了两局摩登之后,他便神秘兮兮地跟我说:要试试EDH么?我一开始是拒绝的,因为我不太喜欢借用别人的套牌。但是我又确实有些想尝试新的东西,于是便和他打了起来。啊,我是说打牌,不是打架。老实讲这第一次EDH之旅确实没感受到什么乐趣。不过我确实发现了这个赛制可以带很多摩登用不上的牌。于是我便有了组一套命运烈焰亚司利套牌的念头,因为我觉得他的异能真是太有意思了。Timmy听说后,便很大方地送了我一些MH2的硬币主题单卡,我买了套斯翠海文的红蓝预组,稍微改改就第一次带去和Timmy玩了,他也拿出了比较弱的牌来对付我,我们互有输赢。在边打边聊的过程中他告诉我他还有两个牌友平时会一起玩EDH。我有些想感受一下多人EDH,便跟他说自己也想去,于是在那周末,我第一次遇到了Vorthos和Johnny。Vorthos是个热爱homo文化的傲娇可爱男孩子,而且用的沐浴露味道很好闻。他对风味似乎比别人更看重一些,尤其喜欢拉尼卡时空,总去开拉尼卡的包。不过由于他太傲娇了,直到现在我也没完全搞懂他打万智牌的爽点在哪,或许是与心仪的伙伴一起战斗吧。Johnny是个伪音很像萌妹子的大高个,喜欢对友情以上恋人未满的心上人迟迟不捅破窗户纸直到被别人抢走然后抱着初音未来抱枕暴风哭泣。他很喜欢玩灵俑,因此认了墓场匍尸做**。他的爽点很显然是研究并展示自己的Combo,对他来说对局是一次表演。但也因此他很喜欢长考和倒回。最离谱的一次是已经过了一轮他说他发现他上回合赢了。不过反正我是不介意啦,观看他创造新的赢的方式对我来说也是莫大的乐趣。Timmy的爽点也是在那天发现的。我发现他很喜欢控制自己赢的方式,他觉得有些赢法比另一些没意思。比如他玩百合子似乎就更喜欢用**来导一堆15费左右的东西到牌库顶把别人一刀流,而不是使用先知,很显然,赢的有质量比赢本身对他更重要,对他来说对局是一次旅行。反正四个人加起来没一个人想赢,我心里最好的万智牌环境来临了。
不过仅仅是一套牌并没有让我感觉到EDH的乐趣。很快我又玩腻了红蓝硬币,和他们一起对局的次数也慢慢变少。本来我可能也会慢慢又退坑,就像我玩任何其他游戏那样。但是就在这时,我发现了一套868的时空竞逐预组。时空竞逐是我一直想尝试而不得的玩法,之前一套最便宜也要2000,这个全新居然868简直是物超所值。我火速进行了购买,把里面的忍者那套预组卖了大概600块,还剩下三个预组,我便都改组成了EDH。在构筑这三个预组的过程中,我彻底的感受到并折服于了EDH这个赛制。那些有魅力却没有强度的机制互动,让我大呼过瘾。之后我便彻底开始围绕这些机制的巧妙联动组牌——用怪物通沃洛让一个合变结算三次,诺林和身份混乱的天作之合,甚至是上天干预+邪术吸血鬼的平局组合技……卡牌上写了“平局”的牌可是绝无仅有,能用这种方式结束一局游戏,难道不是绝美的吗?那些在炉石和宝可梦中因为强度不够而无法实现的combo。在这里我都不用担心,因为赢不是我们环境的第一目的。我似乎是一个典型的Melvin,也就是目前鸡飞唯一还没有出的玩家类型。我热爱机制的联动,热爱设计师和其他牌手的巧思。我希望在游戏中,与这一切共鸣。
前些天,在一次偶遇Spike之后,我看着他和对面的牌友高兴地练牌,就像在大学食堂是和我玩牌那样。我突然明白了,传统构筑赛制和竞技赛制不是给我玩的。我和我的三位牌友,是EDH牌手,是kitchen-table牌手,是桌游玩家。
写到这里,我突然回想起Spike和我打那局“推新薪传”的时候,我问他的问题:“你之前有给其他人推过吗?”他说,“有,但很多人都放弃了。”我想,他们或许也是像我这样,喜欢游戏却不喜欢竞技的牌手吧,还好,我遇到了一些命运中该遇到的人。我会和Vorthos一起期待再次回到拉尼卡,和Johnny一起寻思怎么用墓场匍尸更好的组合技,和Timmy探讨哪个组合技不会破坏套牌的整体感觉。他们让我没有放弃万智牌,而是爱上了万智牌中真正属于我的部分。
备注:Spike,Timmy,Johnny,Vorthos,Melvin是《万智牌》官方对玩家进行的分类。其中前三种是玩家类型,后两种则是审美类型。刚好我和我的四位朋友基本刚好分别属于这五类,于是便以此命名。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