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之诗】个人推荐【物语重归RSC】


- # 影之诗
- # 影之诗卡组攻略
本文为作者原创内容,未经作者本人和营地同意不得转载
时间:2025.2
版本:物语重归RSC-DLC
观前必看:
1.在同梯度中的排序是按照职业顺序而非强度顺序,同职业则按字母排序。
梯度中的变化标志表示的是整体表现的变化,即有可能出现梯度未变化但是仍出现了变化标志的情况。
2.本文只选取环境中部分推荐的卡组,且选取的构筑有明显个人喜好倾向,未标注来源的构筑则源于我个人的修改。
此「推荐」的标准只来自于我本人的体感,且对于卡组的分析更多来自于本人的对局经验,有可能会出现疏漏甚至错误,属于正常情况。
所以在观看时请持质疑再质疑态度,所述内容仅供参考,其描述内容可能与大众看法、甚至客观事实不同。
一、环境小结:
这个环境是较为无聊的,包括谢幕死这套伪中速卡组在内,绝大部分卡组在做的事情都是单调的做任务和攒组合技,不重视场面、缺少交互,因此整体环境以竞速为主,环境体验十分糟糕。
而且竞速组合技环境就意味着先后手对于对局来说极为重要,撤退皇的「蕾米尔」、半数法和谢幕死多一次进化机会虽然也有一定的作用,但也仅能弥合一部分先后手的差距,谢幕死不论先后手基本都要等到6费才能做完任务拍下「异族魔境·克里斯托福」,先手的半数法和撤退皇也仍多拥有一个回合用于压血和使用其他组件卡。因此包括卡组表中未列出的激奏妖等卡组,不论内外战,先手对于后手都有着极大的先天优势。
卡组本身存在较大差距、先后手差距大、缺少交互这三点的共同作用下,《物语重归》是一个并不有趣的环境。因此也仅有三套较为有实力的常规卡组被我列入卡组表中。同时也额外列出了俩套强度或许一般,但是游戏体验较为有趣多变的卡组供大家体验。
原本列于T2的激奏妖,在体验了一段时间后只能说谁玩谁知道,游戏体验重复且糟糕、抉择空间看起来多但实际上通常存在一个并不难找到的最优解,并且除了斩杀时看到大伤害有点爽感,整套卡组体验宛若坐牢,其强度并没有预想的高。
至于共鸣仇和机械仇,其在天梯中或许尚可一用,但一是前期过于划水,制胜速度较慢,二是比赛表现不佳,因此我也没有过多尝试,遂不在此文章中列出来。如有感兴趣的玩家,请通过文末传送门在yokidou发的连胜合集中寻找心仪构筑。
二、卡组一览
T1卡组:
1.谢幕死:
◇标签:中速(伪)。
◇难度:★★★☆,虽然即使是完全当作一个中速卡组无脑打也有不俗的下限,但要发挥其完全实力需要有一定的跨回合考量,面对不同卡组时也有不同的侧重点。
◇趣味度:★★★☆,体验不差,但是大量重复对局下仍会有一定重复性疲劳,并且后手时体验不佳。
◇稳定性:★★★★,同质性组件极多,过牌量也不小,但在部分情况下的对策卡需要手抽,如进化点用完后的多解只有「噩兆暴君」,以及对部分对局时刚需的复数「塞勒斯特·玛格纳」。
◇强度:★★★★★,本环境的唯一神。
◇卡组整体评价:
谢幕死是一套中速卡组,但正如标签中的“伪”字,谢幕死并非传统中速,而是在中速底子的基础上以任务优先的卡组,稳定做完任务并拍下收益,用源源不断的守护大场面和直伤压死对手,同时还具有能够封锁环境内绝大部分卡组关键展开的「塞勒斯特·玛格纳」,整体能力较为均衡且全面。
但谢幕死也有其缺点存在,基本固定于6费才能做完的任务导致其先后手差距较大,同时任务做完前缺少一锤定音的直伤,有被卡住任务和场面导致无法制胜的可能。并且由于解场卡的匮乏,谢幕死较为害怕先手的铺场和顺利展开的快攻卡组。
◇推荐程度:★★★★★
环境中的唯一大哥,比赛中的霸榜存在,除开重复体验时较为单调的缺点,没有任何理由不使用该卡组在天梯刷分。
◇构筑解析:
微调了一下在《构筑速报》中贴出的构筑,将一张「灵魂向导·艾米」的卡位移至「一刀幽鬼·阳炎」。
「一刀幽鬼·阳炎」虽然在大量占用墓地资源的同时,前期对线节奏显著不如「逐梦骷髅」,但带满他能够保证其Token「入魂一刀」获取的数量,同时虽然变化不大,但也能中和「死门连结者」拉出「白骨怪客」的几率,保证其卡位量能够更有利于任务进度,在长盘和内战中表现更为优秀。
◇可选卡位:
◇对局小提示:
1.不需要太拘泥于控制「不祥的复生」的复活对象,为了保证任务进度而大胆为无谢幕曲随从贴上「记忆的轨迹」吧。
2.虽然任务进度很重要,但尤其是后手时一定要注意场面的争夺,谢幕死很难将大劣的场面扭转回来,如果亏损太多场面和血量,即使能够及时做完任务,也会被对手紧接着的直伤补刀而死。
3.在能够保证任务和资源的情况下,可以适当保留具有破坏自己随从能力的卡片,用于触发「悖德的欲望」(「永暗新娘·赛蕾丝」的Token)贴上的直伤或回血。
4.要从第一回合开始就对整局的任务有一定规划,决定是否使用或使用哪种结晶等。
5.内战时,尤其是后手时,要更多的注意手中的直伤和对手的血量,越墙打出伤害比解场更有获胜的可能性,同时也要注意保留「噩兆暴君」用于解场。
6.外战时,尤其是对阵巫师时,尽量要保留「塞勒斯特·玛格纳」,即使因此导致任务无法顺利完成,也能通过连拍「塞勒斯特·玛格纳」的方式取得对巫师对局的胜利。
T2卡组:
1.撤退皇:
◇标签:组合技。
◇难度:★★☆,凑组合技没什么难度,但对于何时冲、如何冲,检索卡什么时候留什么时候出这些关键问题有一些抉择空间。
◇趣味度:★★,冲-撤-检-冲-撤-检-冲,+100,太好玩啦!
◇稳定性:★★★☆,卡组构筑是特化的,100%准时冲出「光耀导引·米斯特莉娜与贝里昂」是有保证的,但进行组合技完全展开以至于6费OTK是比较困难的。
◇强度:★★★★,上限高,在这个不重视场面的环境中有充足的机会进行出伤。
◇卡组整体评价:
撤退皇是皇家护卫丢弃祖宗之法后最新潮的组合技思路,主要依靠各路检索准时触发「光耀导引·米斯特莉娜与贝里昂」的额外效果,打出高额伤害的同时制造难以解掉的场面。其整个思路依托于这张卡的超模水平而进行。
同时还具有依靠「壮烈的撤退」将其变为0费洗回牌库,再抽上来依靠其减费效果,于一回合中打出复数张以达成OTK的上限。
◇推荐程度:★★★☆
撤退皇的游戏体验一般,整体游戏计划基本就是在凑组合技和打出组合技中交叉,但用于长期上分的前提下足够放松大脑。
◇构筑解析:
(来自 JCG Shadowverse Open 18th Season Vol.42 指定大赛(2021/9/19) 的冠军:ながの)
在多次尝试后还是发现JCG这套通用的传统构筑好赢。
◇可选卡位:
「月光执行者·里欧德」:在这个环境没多少卡可以解高生命潜伏随从,可以提前在进化回合埋下,帮助出伤以变相达成OTK。但是本身会影响检索。
◇对局小提示:
1.手中已有复数「光耀导引·米斯特莉娜与贝里昂」时,打出第一张后可以不急着使用「壮烈的撤退」,以其大身材站场来影响对手动作。
2.不是迫不得已,尽量不要手拍「那塔拉的大树」来过牌。
2.半数法:
◇标签:组合技。
◇难度:★★★,抉择难度较小,且抉择难度多集中于牌序和「深究的魔法师·伊莎贝尔」的融合选择上。
◇趣味度:★★★★,虽然对局体验较为重复,但是听马纳历亚双姬的语音、欣赏「卓越爆击」(「马纳利亚女王·安」的Token)的美丽卡面以及大伤害灌脸都有爽快度。
◇稳定性:★★★★,同质性组件多,发挥较为稳定。但要凑够「联合魔法」(「深究的魔法师·伊莎贝尔」的Token)需求的7种类或是达成高速任务的上限都有一定困难。
◇强度:★★★☆,胜在稳定和总伤高,且在面对不够熟练的谢幕死时能占到一定优势。但难以达成OTK,且出伤速度略晚于撤退皇。
◇卡组整体评价:
半数法是一套标准的任务卡组,整个卡组的目标就是快速压缩牌库,以便打出「卓越爆击」和「致命炽燃」(「雷格尼斯之主·古蕾娅」的Token)在低牌库时的高额伤害终结对局。
同时在这个环境里还有极度超模的「究极魔法」(「深究的魔法师·伊莎贝尔」的Token),不仅能够补充伤害、高额回血,其“无效化牌库底的死神卡牌”的效果还能使半数法多出至少一个输出回合,配合绝佳。
但是半数法的抗快能力不佳,出伤速度较慢,依赖法术而惧怕「塞勒斯特·玛格纳」等问题导致其无法成为环境中最强的一角。
◇推荐程度:★★★★
半数法的上分能力是值得认可的,尤其是在天梯中绝大部分谢幕死都不是完全熟练工的情况下,半数法甚至能在这个对局中获得一定优势。
◇构筑解析:
同样只进行了单个卡位的变动,将一张「魔导飞弹」的卡位移至「天使的旋律」,仅用于为「联合魔法」提供一个额外的种类,但是因为卡组内有大量卡会使牌库中的卡牌消失,因此单一卡位的变动一般来说并不影响半数法的整体运行。
◇可选卡位:
「荣耀之花·爱莲娜」:进化的复制效果和强大的对线能力偶有奇效,但本身并不参与半数法的游戏计划,同时在没有「深究的魔法师·伊莎贝尔」的场合较为卡手。
「飓风巨像」:可以参与凑「联合魔法」需求的法术种类,本身又是标准的2费过牌模型,与构筑中「天使的旋律」基本等价。同时其能被「深究的魔法师·伊莎贝尔」融合,是不带也没问题,但携带也不会出错的合格单卡。
◇对局小提示:
1.半数法在进化点消耗完之后的解场能力较差,同时需要清空对方场面才能最大化「致命炽燃」的收益,因此偶尔可以在合适的情况下进行“6费保留进化点,在7费使用「雷格尼斯之主·古蕾娅」并进化,同时打出两张3费法术出伤”的计划。
2.对阵谢幕死时,如果对方没有提前交出结晶的「塞勒斯特·玛格纳」,最好保留「银灰之星·阿莱斯特」用于应对。
3.如果「决意预言者·露妮」上手较早,建议尽量将其保留,在刷了多次增幅后是高效的2费打3回3。
表外卡组:
1.火球法:
◇标签:组合技。
◇难度:★★★★,抉择较多但目标明确,在熟练后难度会变低。
◇趣味度:★★★★,对制胜的多种计划规划和跨回合计划较为有趣,每一局都是类似于解谜的新奇体验。
◇稳定性:★★★☆,需要较早上手核心单卡「深究的魔法师·伊莎贝尔」。
◇强度:★★★☆,在熟练之后的天梯体验下强度不俗,但是并没有经过比赛的验证,因此参考价值不高。
◇卡组整体评价:
火球法是当年由5689老师开发出的直伤卡组,主要制胜手段是复数「究极魔法」配合一些零散伤害直接灌死。整套卡组基本围绕于「深究的魔法师·伊莎贝尔」和「联合魔法」需求的种类数量构筑,同时加上一些用于补伤害的组件,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的单卡却发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
由于这套构筑要求尽快完成任务,同时也刚需「深究的魔法师·伊莎贝尔」进行多次融合后提供的「智慧之光」和「红莲的法术」来帮助种类任务的完成,因此对于牌序和费用的规划、融合的目标选择及进化动作等都存在多种抉择和计划空间,体验较为新奇有趣,也是推荐这套卡组的原因。
◇推荐程度:★★★★
主要胜在新奇。别的不说,至少在这个无聊的环境里算是有趣,有一定的学习空间,且熟练后能明显感受到熟练与否的差距,有一定成就感。
◇构筑解析:
(来自 知名玩家:5689eg09h)
卡组中携带了大量随从,仅携带少量法术以保证「深究的魔法师·伊莎贝尔」能够有预期融合,将手抽带来的影响降低。
「埃亚隆的残骸」能够稳定检索「清澄的苍蓝·坦忒拉」,后者则能够在进化回合仅以三费的代价换取进化点、俩个种类和解场的一石三鸟。
「《愚者》·琳库露」在凑数的随从卡中也属于十分高效的存在,能够提供「剥落的镇压」这一无法被回复的直伤手段,同时自身在进化时还能作为等效0费登场。
「荣耀之花·爱莲娜」的复制和对线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魔导枪击手」能够稳定检索「深究的魔法师·伊莎贝尔」。
而「深究的魔法师·伊莎贝尔」的融合能力又能够高效解决卡组中无用随从复数上手的问题,整个卡组达成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可选卡位:
「智慧之光」、「地表崩裂」、「天使的旋律」、「天外的一隅」、「轮回的女神」:均是帮助凑「联合魔法」需求种类的,但是作用也均有限,见仁见智。
◇对局小提示:
1.并不奢求「疾速英雄·麦哲」拿到复数张枪,其与「巨像治安官」配合拿到1张「迅枪连击」就已经是完成任务了。
2.「荣耀之花·爱莲娜」最好复制「深究的魔法师·伊莎贝尔」以充分发挥后者的融合能力,但是不要公式化,也要根据具体对局选择合适对象进行复制。
3.火球法主要依靠直伤取胜,偶尔可以考虑卡场灌伤的计划。
4.具体打法参考请前往5689eg09h老师的B站个人空间,其有50把带有解说的火球法录像可供参考学习。
2.进化法:
◇标签:中速。
◇难度:★★★★,抉择空间很多,不论是单回合还是全局都需要一定规划。
◇趣味度:★★★★,体验较为多样化,同时「和平维系者·宾森特」提供的主战者效果一直以来都有一定的趣味性。
◇稳定性:★★★☆,本身以进化作为主轴,任务进度较为稳定。但是在对谢幕死时刚需不会带满且不稳定检索的「和平维系者·宾森特」,同时想要完全发挥卡组实力也需要能够额外刷进化的卡片上手,因此体验并不完全稳定。
◇强度:★★☆,强度一般,在环境存在大量组合技的情况下,无法阻止对手展开的同时自身制胜速度较慢。
◇卡组整体评价:
进化法是一套中速卡组,在DLC前曾有一定的登场率,在下一个卡包《灾祸黎明》得到「朱庇特」补强后更是频繁出现在比赛中,直到《十祸斗争》都能在环境末期占据一席之地,属于是长生卡组。
但对于进化法来说,《物语重归》DLC环境是其生涯从出现到落幕中最为落寞的时期,进化收益并不足够、制胜速度较慢又没有抗OTK能力,而环境中又充满了速度不慢的组合技卡组们,装模做样刷个半天然后被一脚踢死是常态。
但是理想展开下,不论是高额回血能力,还是「和平维系者·宾森特」的沉默和扫场对谢幕死的克制力都值得称道,同时资源的充足也让进化法无惧于各路不属于常规卡组的快攻。
◇推荐程度:★★★
体验还算有趣,强度也能过得去,但是想要上分需要相当的熟练和一定的运气,最值得称道的可能就是其有别于大环境组合技的传统中速本质吧。
◇构筑解析:
载具体系同时配合「疾速英雄·麦哲」和「和平维系者·宾森特」。
「埃亚隆的残骸」和「疾速英雄·麦哲」提供的1费法术又可以配合「绽花魔术师·玛莉」进行进化,同时还有「侦探美眉」接连其后。
「魔导枪击手」能够不稳定的检索「和平维系者·宾森特」,同时也能找到不论何时都有用的「绽花魔术师·玛莉」。
「清澄的苍蓝·坦忒拉」在完成了5次进化后,是最高效的直伤手段。
虽然「和平维系者·宾森特」的带量不大,上手难度较高,但一旦贴上了其高贵的主战者Buff,「迅枪连击」、「苍奏之四」(「清澄的苍蓝·坦忒拉」的Token),甚至是「修复模式」和「荣耀之花·爱莲娜」的复制都有了额外的出伤,并且其扫场还能为「虚无的嚎风·格里姆尼尔」出伤扫平障碍。
而刷完进化后的「公会会议」和「翔伞魔女」的加身材效果又能提供「宣判之词」,整个卡组内部达到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噫,我是不是刚刚说过?)。
◇可选卡位:
「蕾米尔」:影响「魔导枪击手」的检索,但是能够提供跳费和一定程度上防撤退皇的能力。自身的魔免和守护也各有其用,更别说能吃到「公会会议」的加成后变成大身材魔免守护。
「小小的红龙·碧」:有用,但不多。
「一流厨师」:能够提供珍贵的抗OTK能力和守护,作为进化动作也不亏,可酌情加入。
「魔道之子·芬芙」&「黄昏的神枪·奥丁」:在长盘战中发挥出色,但是「魔道之子·芬芙」在刷完解放奥义前作用极其有限,而「黄昏的神枪·奥丁」又很难单拍,因此作用有限。
「深究的魔法师·伊莎贝尔」:作用极其有限,在非常理想的情况下做完融合打出「究极魔法」提供大量直伤和回复。但卡组中携带了相当数量的中立随从和非随从卡,其融合对象较为有限,同时卡组中的法术种类较少,游戏计划也并不包括刷法术种类,反而会频繁打出同种类法术,与其较为冲突。
「降罪的大天使」、「永恒天使」:在携带了「魔道之子·芬芙」的情况下可以酌情携带,使其的奥义能够发挥一定效果。两者的作用不同,但是更加推荐后者,「永恒天使」仅需要一张卡位就能达成携带她的目的,同时被拉出来后更有用,能够有效防撤退皇。
「悠闲隐居的前国王·芙莉亚」:在携带了「魔道之子·芬芙」的情况下有用,能够一卡最大化「魔道之子·芬芙」的奥义效果,但是「悠闲隐居的前国王·芙莉亚」本身高费,打出的时间较晚,同时其即使是被拉出来也需要进化点才能起到有效作用,能起作用的条件过于苛刻,而本身作用又不算很大。
◇对局小提示:
1.虽然进化法整体是中速卡组,但是在这个组合技环境里一定不要贪恋场面,要多注意打出直伤分段斩杀的赢法。
2.在贴上「和平维系者·宾森特」的主战者Buff后,可以有意识的保留第3n张法术以在合适的时机触发效果。
3.打谢幕死时全力找「和平维系者·宾森特」,甚至多带。
三、玄伯的碎碎念:
我是玄伯亮z。
噫,这句话我怎么好像说过?(这句话好像也是?)
这下三重call back了。
我要收回我上个环境对《勒比卢的旋风》的诋毁了,没想到玩过之后,《物语重归》的环境更加糟糕,简直就像是来到了无限制环境,一群牛鬼蛇神啥场面都不看在凑组合技竞速赛马,哪怕是看起来像中速的谢幕死也恨不得早点被你全解完来拍南瓜头。
我要发表「爆」论了,只有中速为主导的环境才可能有趣,快攻和组合技主导的环境实在是太赛马场了,而控制主导的环境又容易又臭又长。不过影之诗发展到如今,大部分卡组也不能简单地用这四种分类区别,但很难列举出好玩却非中速主导的环境吧?(如有,请在评论列出!)
这次个人推荐发晚的原因主要是在13号找到了这个火球法,所以测试了好几天这个卡组,再加上我之前一直在试的进化法一并放进了推荐里,赢不赢先不说,起码还算好玩。顺便带着消失好久的“额外卡组”回到我的文章里啦,以及这次也是“额外卡组”第一次登上封面,哈哈,感到荣幸吧!(「爱莲娜」音)
如果对某个卡组有学习需求的话,可能考虑速速赶出一个单卡组教学文章/视频?不过具体还是要看大家的反馈了,如果你真的想看请在评论区里说出来喵。虽然我觉得大部分疑惑都能在我直播间里解决吧。
不过说是晚发了,看了看前几个月的,好像日子也差不多嘛()
这个月抛开影之诗的指定系列不谈,其实突然多了好多可以聊的东西。不过接下来聊的都可以视为我个人的「爆」论,有可能有误,也欢迎大家的理性讨论。
首先来聊聊火球法,这个是我在翻的时候看到的5689老师的构筑,第一眼就是感到很神奇啊,看起来如此莫名的构筑真有用吗,但是看了录播又自己试了一下发现确实还行,比想象的强也挺有意思,在觉得OK之后就摆上来介绍了。不过在自己测试完之后,觉得火球法这个名字实在有点难绷,如果是让我来起名的话,直伤法可能更为合适,甚至伊莎贝尔法和种类法(对吗)都可能比火球法更正式吧,但是最后还是按照5689的命名了,尊重一下作者本人的意愿。以及由于增幅法被我踢出卡表了,火球法也能顺利成章地抢走她的头图了。
说到头图,本来半数法的头图也要换成「卓越爆击」,但是由于卡组图片之类的都做好了,要改的话还要一起改,想了想嫌麻烦就算了。不过有一说一,「卓越爆击」的卡图真的好好看吧,那种天降正义、君临天下的感觉,太帅了。
其次是在翻卡片的时候注意到俩个翻译,一个是伊莎贝尔的Token「联合魔法」,一个是安的Token「卓越爆击」。
先说「联合魔法」,其卡面是伊莎贝尔在同时释放木(风)、火、水、土四种魔法(在「究极魔法」中水火的比重明显高,而剩余俩种则比重很小了),日文原文是「ユニオン·マジック」,即union·magic,确实是“联合魔法”的意味,但是在中文语境里,联合更多的是多人一起释放一种魔法合击技(也可以视为一种更复杂的魔法),而非单人同时施展多种魔法,后者更多地会被称为“多重施法”、“多重魔法”。因此我本认为英文卡名的「Quadra Magic」(四重魔法,或是更加钻牛角尖地译为“方阵魔法”)更加符合其表意。但是在群友kerrweiss的提醒下,由「联合魔法」转向「究极魔法」的过程,更加强调了“union”这一过程,同时哪怕是中间加了一个分隔符,一个词语的意思也可能大相径庭,因此union·magic并不能简单地就变为“联合魔法”,我的个人意见,觉得「魔法的联合」可能更佳,虽然这个翻译更注重了变化的过程而更不像某一个具体的魔法,但是感觉比原版这个有一点表意不明的“联合”要好一点。
顺带一提,「究极魔法」的日文是「アルティメット·マジック」,即「ultimate·magic」,是准确的翻译。而英文则是「Elements of Creation」,直译有些困难,elements是元素、要素、基本原理(复数),而creation是创造,简单的直译是“创造的元素”,有些云里雾里,而我个人倾向于理解成“可被创造的一切元素的集合”,有种把会的元素魔法全都融合起来就达到魔法之巅的感觉了,不过感觉也不是特别恰当,因此也就是在这随便叭叭。
然后是「卓越爆击」,先说一说英文版是「Rending Blast」,直译即“崩裂的爆炸”,看着也确实和卡图一样很有气势。而日文原文是「イクシードブラスト」,“ドブラスト”可以确定是blast(爆炸),而“イクシー”有点存疑,以我浅薄的词汇量,应该是exceed(超过),直译的话就是“超过爆炸的爆炸”,从这个角度看就能理解“卓越”是从何而来,而“爆击”也没啥问题,但是把这两个词同时放在一起就感觉很怪,一眼看上去不知道在说什么,甚至了解背景故事的人还可能把这个“卓越”修饰的部分理解到是在说安的魔法水平卓越,不过也不能说中文的翻译没有想到这个双关的可能。个人意见的话,加个“的”字就更好,“卓越的爆击”就至少看起来不混淆了,而群友 主教之魂从未破灭 提了一个我觉得更好的:“卓越之爆击”,好有感觉!()
虽然我只注意到了这三张卡的翻译,但是感觉英文翻译好不走心,甚至都不看英文原文的,在群友(?)OS2520的补充下,还有黄金都市的公主翻译成Queen(原文是“姫”)的巨大错误,不过他也提到大部分翻译都是正确的,但也有少数出现重大错误的。
说实话对于这种情况我是较为反感的,比如《这个杀手不太冷》(The Professional,专业人士),虽然翻译得不差,对于影片本身来说可能比原名更好,但是这种表述的更改就完全是扭曲了原作者的本意了。
不过虽然说人家,其实中文翻译也有一些做得不好的,点名一堆“马纳历亚”的不同()
嘛,云里雾里、东拉西扯地聊了一大串,大家感兴趣的话是最好不过,不感兴趣就直接翻过去就好啦(不过说完了再说这个是不是有点难绷)。
以上,感谢大家,我们下期(如果有的话)见。
四、传送门:
【周报君】半个月来的高连胜卡组合集(02/04~16):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40735532
【影之诗】RSC回溯构筑速报【物语重归RSC-DLC】:https://www.iyingdi.com/tz/post/5524862
本期话题:
卡组数据来源:
JCG、rage、SVO、GW、ratings:NGA等论坛。
Shadowverse Master:https://shadowversemaster.com/meta
SNC:影之诗调戏专员
每日影之诗:星野饼美
连胜日报:yokidou
鸣谢:
精神支持:玄伯老贼交流社的群友们
想要上传攻略、提供合作(广告勿扰)等与我联系的,可以通过B站私信的方式联系我,本人平常关注NGA和营地的次数不多。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