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文献】个人翻译:魔典的秘密(上)神秘主义哲学2-3 梅尔卡巴与神名掌控者


- # 金色平原
- # RP教学与资料
- # 玩家杂谈
此内容翻译自Aaron Leitch,Secrets of the Magickal Grimoires
【前言】由于本人《魔兽世界》角色/组织和相关创作均有着深厚的神秘主义背景,为了方便进行相关领域的学习研究和角色扮演,纯英文生肉啃的很累,所以个人翻译了一些神秘学资料以备查阅。考虑到金色平原和营地也有不少神秘主义/哥特/中世纪主题扮演者和相关内容爱好者,我决定将这些翻译分享给各位。由于本人文化水平有限,部分译文可能存在错误和缺漏,时间有限,更新速度可能比较慢,还望各位理解。
【原版书名】Secrets of the Magickal Grimoires
【作者】Aaron Leitch
【声明】
- 文章仅供娱乐,任何神秘学/宗教内容都仅为非盈利的文献翻译和分享,不包含任何宗教立场,不宣扬任何形式的封建迷信,请相信科学。
- 文章非专业学术内容,不具备任何专业性。能力有限,内容无法做到完全准确,欢迎捉虫/补充。
- 本人表达观点仅字面含义,无任何衍生含义,内容不代表任何其他团体个人,无任何隐喻,暗示。
- 如有不同观点欢迎礼貌讨论,感谢指正。
- 本文章不含有对任何群体的歧视,不含有任何挑起对立的含义。如有误会歧义欢迎指正。
【小广告】欢迎各位了解我的角色扮演剧情,我的角色剧情和相关扮演都会围绕这一组织进行,欢迎各位学者和神秘学爱好者加入,由于正式剧情文档和设定较多,正在施工中,所以写的比较简单。如果您想深入了解,可以私信/留言“白渡鸦”女士。
梅尔卡巴(Merkavah)与神名掌控者(Baalim Shem)
随着"先知时代"的终结(似乎恰在公元纪元开始前),我们看到梅尔卡巴(Merkavah)与赫卡洛特(Hekhalot)传统的兴起。詹姆斯·R·戴维拉(James R. Davila)在其《赫卡洛特文献与萨满教》(Heckalot Literature and Shamanism)中指出,梅尔卡巴文献是古代晚期至中世纪早期犹太神秘主义与启示文本的"奇异"结合。它们与早期启示文献及诺斯替(Gnostic)材料存在深刻联系,或至少呈现平行发展。这些文献揭示了"战车降临者"(Descenders of the Chariot)用于飞升天界、亲见《以西结书》战车异象(即梅尔卡巴)的实际修行方法,并承诺通过神功术(theurgy)实现与天使对话及掌握《妥拉》的奥秘。
【译者注】梅尔卡巴(Merkabah)在希伯来语中意为“交通工具”或“战车”,是犹太神秘主义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最早出现在《以西结书》中对上帝宫殿的描述。
赫卡洛特(Hekalot)在希伯来语中意为“宫殿”或“庭院”,是犹太神秘主义中另一个重要的概念,通常与上帝的居所或天堂的宫殿有关。在犹太神秘主义文献中,赫卡洛特被描述为天使和神秘力量的居所,是人类灵魂在追求与神合一的过程中必须穿越的领域。
《妥拉》通常指摩西五经(Pentateuch),即《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这些书被认为是上帝通过摩西传达给以色列人的启示。《创世记》(Bereshit):描述了世界的创造、亚当和夏娃的故事、挪亚方舟、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和约瑟的故事。《出埃及记》(Shemot):讲述了以色列人从埃及的奴役中被拯救出来,以及摩西接受十诫的故事。《利未记》(Vayikra):主要涉及祭司的职责、献祭的规则和洁净的律法。《民数记》(Bamidbar):描述了以色列人在旷野中的旅程和人口普查。《申命记》(Devarim):摩西在进入迦南地前对以色列人的最后讲话,重申了律法。
该传统主要基于《以西结书》与《以诺书》的记载,以及围绕古代先知与族长的丰富口传传统。其实质是对古代萨满飞升天界、求告天父仪式的延续。现存由梅尔卡巴行者直接创作的文本包括:《以诺书》( Enoch,即希伯来语《以诺书》)、《梅尔卡巴之功》(Ma'aseh Merkavah)、《大宫殿书》(Hekhalot Rabbati)、《小宫殿书》(Hekhalot Zutarti)与《大梅尔卡巴》(Merkavah Rabbah)。其中某位梅尔卡巴行者的记录甚至被纳入正典圣经,成为《圣约翰启示录》。
从人类学视角看,梅尔卡巴神秘主义者本质上与古代先知群体同属一个亚文化圈层。戴维拉特别指出,赫卡洛特文献描述的修行技法与人类学家记录的萨满仪式高度相似,包括禁食、隔离与感官剥夺、洁净礼、持续祷告乃至诵唱等实践。梅尔卡巴颂歌如同萨满圣歌,其力量被认为源自内含的神圣名号(divine names)与晦涩的"力量之语"(words of power)。(这些主题我们将在后文讨论魔法书时再次涉及。)
戴维拉列举了赫卡洛特文献中若干极具萨满特质的例证。如《小宫殿书》记载的向神直接祈愿仪轨(完成宫殿升阶后):
"当如是祈求:愿恩宠自您而来,雅威(YHWH)以色列之神,我们的神与我们列祖之神。(此处插入野蛮名号[barbara nomina]),求您赐我恩典与慈爱于您荣耀宝座前,于您所有侍从眼前。愿您使众侍从皆助我行某某事,伟大、全能、可畏、刚强、英勇、崇高、至尊之神!"(《小宫殿书》第418-419节)
至此,萨满的角色已基本脱离官方体系,其关注重心亦从群体转向个体。戴维拉指出,现存梅尔卡巴文献的核心追求在于获取秘传知识(esoteric knowledge)与神功之力(theurgical power),尤以研习与传授《妥拉》之能为要。不过仍有迹象表明,这些修行者偶尔会在社会层面承担萨满职能,为本族民众服务。尽管赫卡洛特文献鲜少记载治疗与驱魔仪式,戴维拉认为这只是因为相关内容已充分记录于其他犹太文献。历史而言,赫卡洛特文献的创作群体与前魔法书时期(pregrimoiric)犹太秘术文本的作者存在传承关系,甚至彼此交融。后一群体成员被称为神名掌控者(Baalim Shem),且常与梅尔卡巴修行密切相关。
【译者注】“Baalim shem” 是“Baal Shem”的复数形式,意为“名字的主人”或“名字的掌控者”,在犹太教中指那些通过秘密的神名知识行奇迹、治病的人。这些人通常被认为能够通过使用神的秘名、护身符和草药等手段治愈疾病、驱逐恶魔。这一称号最早出现在11世纪,当时一些犹太诗人和卡巴拉学者开始使用神的秘名进行神秘主义实践。到了17世纪和18世纪,特别是在东欧,Baalim shem 的数量显著增加。他们通常以旅行的方式在乡村中活动,通过草药和神秘的仪式为人们治病。
"巴力·谢姆"(Baal Shem)意为"(神之)名号主宰者"。该称号适用于中世纪犹太学者(多为拉比),指代精通实用卡巴拉(practical Qabalah)与梅尔卡巴秘法之人。卡巴拉最初是纯粹的经籍冥思体系,可见于《光明之书》(Sepher Bahir)、《创造之书》(Sepher Yetzirah)与《光辉之书》(Sepher Zohar)等典籍。梅尔卡巴传统亦在此群体中存续,他们常视卡巴拉为"现代梅尔卡巴"。此说符合历史事实,因卡巴拉确系直接衍生于(但不仅限于)梅尔卡巴神秘主义者与古代诺斯替教派的实践。那些将秘法付诸实用者即成巴力·谢姆,其得名源于能通过召唤神之圣名(divine names)施行神迹。正统拉比多对此类人物心存芥蒂,因其任何带有秘术色彩的行径皆遭厌恶。尽管如此,他们仍在地方村镇担当非圣职的灵性领袖(即萨满)角色。18世纪犹存的犹太法师兼梅尔卡巴神秘主义者——以色列·本·以利泽拉比(Rabbi Israel ben Eliezer,即"巴力·谢姆·托夫"[Baal Shem Tov])——创立了哈西德运动(Hassidic)。该运动被部分学者视为犹太教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宗教革新。这位著名拉比的事迹,堪称晚期梅尔卡巴实践与巴力·谢姆技艺的最佳例证。
关于巴力·谢姆为民众对抗超自然力量的传说在口传传统中不胜枚举:
有这样一个故事:
每当犹太人面临灾祸威胁时,巴力·谢姆·托夫(Baal Shem Tov)总会前往林中某处,点燃火焰,诵念特殊祷词。奇迹总会降临,灾祸得以消弭。
后世灾祸再临之时,其门徒梅泽里奇的马吉德(Maggid of Mezritch)会前往同一处林地,说道:"宇宙之主啊,我虽不知如何点燃火焰,但仍可诵念祷词。"灾祸亦得化解。
更晚近时,门徒萨索夫的摩西·莱布(Moshe Leib of Sasov)会前往同一处林地,说道:"世界之主啊,我既不知点燃火焰之法,亦不知祷词内容,但我知晓此圣地所在,唯愿足矣。"此法仍奏效。
至里兹恩的以色列(Israel of Rizhyn)需要天界介入时,他会对神说:"我既不识圣地所在,亦不知如何燃火诵祷,但尚能讲述此故事,唯愿足矣。"……此愿终成。(当铭记此故事,讲述之,传承之。)
同样流传着关于升临神座之旅(及其凶险)的传说,如《塔木德》所载:
"先贤有云:四人曾入'帕德斯'(Pardes,即神秘学苑),即本·阿扎伊(Ben Azzai)、本·佐玛(Ben Zoma)、阿赫尔(Acher,即以利沙·本·阿布亚[Elisha ben Avuya])与阿基瓦拉比(R. Akiva)。
阿基瓦拉比告诫众人:当你们行至湛蓝透明大理石铺就之处,切莫呼喊'水啊,水啊!'因经上有言:'说谎言的,你必灭绝'(《诗篇》101:7)。本·阿扎伊瞥视一眼便死去,关于他经上记着:'在耶和华眼中,看圣民之死极为宝贵'(《诗篇》116:15)。
本·佐玛窥视后陷入癫狂,关于他经上记着:'你得了蜜吗?只可吃够而已,恐怕你过饱就呕吐出来'(《箴言》25:16)。阿赫尔砍断嫩枝(即背弃信仰,故意触犯犹太律法)。
唯阿基瓦拉比安然归返。"(《节期篇》14b)
与此同时,中世纪基督教神秘主义者正是从巴力·谢姆群体中汲取素材以编纂其魔法书(grimoires)。故诸多文本呈现半犹太色彩、卡巴拉(Qabalistic)特质乃至梅尔卡巴(Merkavah)风韵。基督教神秘主义者对巴力·谢姆的痴迷不足为奇,因后者素以通晓古代先知秘术的强力巫师闻名。就历史而言,主张魔法书通过巴力·谢姆之奥义与先知及古代部族萨满传统建立最直接联系,实非虚言。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