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大车是男人的浪漫——《灾后修复师》(RoadCraft)抢先评价


- # 电子游戏
- # steam游戏
- # 营地测评
- # 新游试玩
本文为作者原创内容,未经作者本人和营地同意不得转载
写在前头——近年最好的几个游戏预告
在充满预告骗与cg渲染骗局的当下,很难看见一款阐述游戏快乐本质的精良预告,这个宣传真的很到位,让人想起小时候在有限的玩具上摆弄过的无穷畅想。
开发商与工作室背景
《灾后修复师》(RoadCraft)由 Saber Interactive 开发,Focus Entertainment 发行。Saber Interactive 以《MudRunner》和《SnowRunner》系列闻名,擅长结合高拟真物理引擎与手工箱庭世界探索,其作品以“极端环境下的生存驾驶”为核心特色。此次新作延续了团队对复杂地形模拟的技术积累,并首次将“灾后重建管理”与“重型机械操作”深度结合,在原有玩法上拓展出足够的创新处。尤其难得可贵的是在前两部长线运营作品的成功后,大胆采用新引擎与拓展玩法的同时,游戏的游戏性在原有基础上得到长足进步而不是像很多其他标榜创新的游戏只是为新而新。
游戏核心特点
-
烂路,烂泥路,沼泽和大坑
玩家需在8张4平方公里的地图(涵盖沙漠、海岸等生态)中,通过清理废墟、修复道路、管理资源车队等任务,逐步恢复被自然灾害摧毁的区域。游戏新引入“环境改造”机制,例如铺沙碾沙以制作临时道路、使用沥青永久修复地形,或是终于可以把前几作狠的牙痒痒的“水泥”树桩给粉碎移除,动态改变地形以完成和优化运输路线。
-
拟真物理与多样化机械操作
新引擎不止光影优秀,而且游戏内20余种工程车辆(如推土机、起重机)均具备独特操作逻辑,物理系统真实模拟了车辆质量、地面摩擦力及材料互动(如木材、沥青)。车辆驾驶手感优秀,但部分物体碰撞反馈存在瑕疵,以及首发只适配部分手柄非线性扳机与方向盘的适配不如前作。
-
合作模式与策略管理
支持最多4人联机合作,玩家可分工操作不同机械或规划物流链路。游戏设计应该就默认是多人游玩最佳。导致单人模式下操作有些坐牢,自动化功能仅限部分区域,AI操作有些呆板,导致后期地图的重复性高、游戏反馈有待调整。
-
多语言支持与硬件适配
游戏首发支持简中语言,配置需求亲民(最低仅需IntelARC A580+8GB内存,可感觉会是ppt),并适配Steam Deck,但从试玩版就存在部分优化问题,祖传穿模与卡地形或者渲染。
整体评分:8.5/10
+++优秀的拓展玩法,站在巨人肩上 |
- AI的互动逻辑短板,车队卡路里 |
++惊艳的新引擎带来画面的超高拟真 |
-塔吊等互动,按键设计太多太挤 |
+新玩法下让地图设计更加激进 |
-还是需要对上电波 |
+回味无穷的预告片 |
在竞速漂移的轮胎轰鸣之外,特种车辆驾驶类游戏以“高拟真操作”和“场景沉浸感”为核心,走在独有的小众赛道上。除了高山仰止的欧卡系列外,Saber Interactive自有他们的半壁江山。《MudRunner》:以极端地形下的卡车运输为核心,强调物理引擎的真实性,奠定了越野驾驶模拟的标杆。《SnowRunner》:在《MudRunner》基础上加入天气系统与任务链,玩家需应对暴雪、塌方等动态挑战,拓展了驾驶与策略的有机结合。《RoadCraft》的尝试:通过灾后重建主题,将驾驶模拟与管理策略融合,进一步拓展游戏玩法,可以说是给多年此类游戏的玩家们的一封情书。
小结:《灾后修复师》以“重建”为核心,为特种车辆驾驶类游戏注入了新玩法与新关怀。化用一段我挺喜欢的话,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存在空虚的,而有部分人的空虚需要引擎的轰鸣,轮胎的角力,以现代机械造物去对抗过去无法抗衡的大自然的伟力,去印证那句人定胜天,在那个只剩下自我、轰鸣的机械与将被克服的大自然的瞬间,只有这个时候,那种空虚才被刺激给填满。
毕竟,特种大车是男人的浪漫!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