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石行为学】名不副实的伪“毒瘤”卡组的传播

  • # 炉石传说
  • # 内部数据卡组讨论
  • # 套牌讨论区
  • # 个人自定义炉石汇总
  • # 自定义炉石

         在炉石中,对伪“毒瘤”卡组的蔓延抱怨是社区内容中不可不提的一环。从鱼人骑到星灵牧再到猪神术,这些卡组的蔓延无不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横空出世,胜率热度双高。2、逐渐达到最高胜率后被针对卡组克制,胜率暴跌但出场率居高不下。3、沦为t2/3卡组但仍在天梯中活跃,有不匹配强度的热度。

         在经历了多次“王朝”和“王朝”陨落后,笔者从中总结了一些规律和现象并决定写下本文与大家分享讨论,希望这些现象与规律能为大家将来的卡组和职业选择提供一些思路,以防未来的伪“毒瘤”卡组骗取各位珍稀的奥术之尘。

第一阶段:卡组快速传播与胜率飙升——信息不对等与纳什均衡

         以鱼人骑为例,其在抢先乱斗小池子中的优异表现引起了大多数玩家的注意,大部分玩家都对其抱有很高的期待。经过对社区文章之类的阅读总结发现,大部分玩家对鱼人骑强度的误判主要起源于对天梯环境的理解不足以及洛德等强势卡组研发与传播并不迅速,即天梯环境与卡组的信息不对等。而新版本初期地沟油遍地的环境更是利好鱼人骑,在卡组推荐视频中虚高胜率的推动下,信息不对等的玩家们陷入了纳什均衡的困境,即在加入“毒瘤”或者坚持其他新卡组的选择中,无论所有人如何选择,都不会有比加入“毒瘤”更好的选择。因此鱼人骑在凌晨迅速传遍了天梯,也带来了社区中的“版本末期”、“毒瘤卡组”等经典日经贴。

第二阶段:胜率与热度不匹配——玩家对于环境调节的时滞与回声效应

         在最新补丁后的三天左右,猪神术等卡组已崭露头角,星灵牧在热度居高不下的同时胜率逐步走低。与此同时,各个论坛中却反直觉的出现了大量的“婊”星灵牧和星际迷你包的日经贴。出现这一现象,除了前文提及的卡组传播信息不对等,还有玩家卡组调节的滞后性,即很多玩家由于并不会高强度游玩并搜索相关信息,导致较早发布的已被大量推流的卡组推荐视频仍然会引导较多玩家加入伪“毒瘤”卡组并游玩。这部分玩家由于游玩强度较低,因此对于对局的单局体验敏感度更高,更容易在挫败感产生后在论坛发表相关文章述说心中不满,而这部分玩家可以说是游戏和在论坛发声的主要群体(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大量时间投入游戏),他们在论坛中反复看到与自己相似的玩家的帖子从而引起回声效应的共鸣。在回声效应的强化下,他们作为论坛的主要发声群体无形中为伪“毒瘤”卡组的热度高涨添了一把火,间接推动了胜率与热度割裂现象的产生。

第三阶段:强度不足但仍被大量玩家推崇,强度评价甚至高于t1——路径依赖与沉没成本

         除前文中提及的鱼人骑(t3强度,钻石到传说热度高于快攻猎)星灵牧(t2强度,钻石到传说热度11.5,更高分段热度也居高不下)外,狂野模式的元气骑堪称这个现象的典型案例。自无界空宇上线以来,视频平台和论坛中对于元气骑的调侃批判不绝于耳,直至现在部分创作者仍然饱含着对于元气骑二创的创作激情,其中不乏对于其强度的夸大玩梗。在对元气骑强度与社区评价进行总结分析后,不难看出玩家们与创作者的路径依赖,即在对元气骑最鼎盛时期的长期调侃和批判后,玩家间已经形成的社区文化与默契让他们更容易在评论时发表对于元气骑强度高估的言论(如5费打125和无前摇挫败强)。观察力强的读者或许会想:这一现象与之前的时滞和回声效应太相似了,为什么要分作两点写呢?但这一现象其实与上一阶段存在本质的差别,因为路径依赖是各个玩家自身的“习惯的力量”,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轻易走不出去,而时滞和回声效应更偏向于其他玩家导致的外部影响。而沉没成本则很好理解,炉石玩家中大部分的0氪不肝党或新人倾家荡产合成看似强势的卡组,由于倾家荡产的粉尘投入,导致卡组强度降低被察觉也无力转而使用其他卡组游玩。

        以上便是我对于伪“毒瘤”卡组传播各阶段现象的分析,其中其中不足之处望读者多多包涵并在评论区提出并与我讨论,感谢你的耐心阅读。

 

         

8月1日 发布于广西
全部评论 10条
按时间排序

还没有评论

12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