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卡朋特的毒液突击队》在80年代经典风格中重拾合作射击的乐趣


- # 电子游戏
- # steam游戏
- # 营地测评
- # 新游试玩
本文为作者原创内容,未经作者本人和营地同意不得转载
如果你曾经痴迷于约翰·卡朋特电影中那种粗糙又迷人的美学——比如《怪形》中黏糊糊的恐怖、《纽约大逃亡》里反英雄的邋遢魅力,或是《妖魔大闹唐人街》中荒诞与暴力的奇妙混合。那么,《约翰·卡朋特的毒液突击队》或许就是你一直在等的游戏。
这不是一款追求真实战场体验的军事模拟射击,也不是刻意讨好大众的3A流水线产品。它更像是一盘精心调制的大杂烩,混着机油、血腥味和廉价啤酒的气息,搭载着破旧越野车,在怪物横行的末日废土上横冲直撞。你当然不是最好的佣兵,但没关系,因为便宜又耐操,才是毒液突击队的入队标准。
时间设定在近未来的2033年。科技巨头黑曜石公司启动了一个野心勃勃的地核能源开发计划。他们宣称要利用地心能量解决全球能源危机。听起来很美好,是吧?但随着钻探深度增加,怪事也开始发生,工人们开始出现集体幻觉,声称闭上眼睛就会看到蠕动的黑色轮廓,基地周围的动物行为异常,甚至出现不明原因的土壤腐败。
直到2033年10月29日,真正的恐怖终于破土而出。
实验钻机不但没有抽出能源,反而释放出了沉睡在地底的古老邪物淤泥之神。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生物,更像是一种有意识的污染源,能够将土地转化为粘稠的浮渣、把活人转化为受其精神控制的不死怪物。地表撕裂,黑泥奔涌,而生者要么逃亡,要么成为淤泥大军的一员。
黑曜石公司知道自己搞砸了,此时有个弥补计划,但需要一队能深入污染区执行任务的佣兵。问题在于,顶尖的佣兵团开价太高,预算早已被实验榨干。于是,他只能退而求其次,雇佣了报价最低、也最不被看好的毒液突击队。
《毒液突击队》是一款主打四人合作的FPS游戏,融合了第一人称射击与载具驾驶两大元素。玩家可以从四位风格迥异的队员中选择一位,每个角色可以任意选择四个职业的天赋,可以专精也可以混搭。游戏支持单人带AI队友进行,但真正的乐趣毫无疑问来自于和好友联机互坑。
游戏提供四种职业,不同职业不止是技能差异,更直接影响团队战术与资源分配:
- 突击:团队主力火力点,擅长使用重型武器和爆发技能,清怪效率最高,但防御偏弱,容易吸引仇恨。
- 医疗:唯一能直接回复队友血量的职业,配备辅助性武器如镇静剂枪或解毒喷射器。别指望他们是传统意义上的奶妈,他们的治疗往往伴随着以毒攻毒的副作用。
- 支援:擅长架设炮塔、布置地雷、提供弹药支援,也能临时维修载具。是团队的后勤保障,但输出能力有限。
- 防御:高血量、高护甲,擅长吸引怪物注意力,并拥有群体嘲讽和控场技能。通常扛着盾牌或重型近战武器顶在第一线。
每个职业拥有超过30种技能升级,通过收集地图上掉落的污泥种子解锁。这意味着重复游玩不仅能提升玩家熟练度,也能尝试不同技能组合,应对更高难度的挑战。
载具系统是《毒液突击队》区别于其他僵尸生存游戏的最大亮点。地图上散落着不同型号的车辆,每一辆都有独特操作手感和特殊能力:
- 独行侠:全地形越野车,平衡性最佳,适合快速转移和常规碾压,没什么花哨功能,但很全面。
- 女妖:装了涡轮发动机的肌肉车,速度极快,自带“自毁”按钮,启动后几秒内爆炸,清空周围敌人,适合被包围时极限换命。
- 救护车:移动急救点,可缓慢恢复车内队员生命值,但驾驶手感笨重。
- 雷霆:配备火焰喷射器的改装吉普,可向后喷射火焰,适合边开车边烧烤追兵的刺激玩法。
载具需要燃油维持运转,也会受到怪物攻击而损坏,玩家必须收集备用零件进行维修。合理利用载具的特殊能力,往往是任务成功的关键。
武器系统遵循直观的FPS设计逻辑,分为几个栏位:
- 主武器:突击步枪、霰弹枪、狙击步枪、冲锋枪四类,每类有若干变种,可通过任务解锁。
- 副武器:通常是一把可靠的手枪,用于应急补刀。
- 近战武器:武士刀、消防斧、链锯等。近战攻击消耗耐力,但能节省弹药,且某些职业有近战加成。
- 装备栏:包括手榴弹、地雷、遥控炸弹等一次性道具,以及可部署的自动炮塔。
- 重型武器:任务中偶尔能找到的固定武器,如转管机枪、轨道炮等,弹药有限但威力惊人。
武器自定义选项可在主基地的军械库进行,包括加装瞄具、抑制器、扩容弹匣等,但大部分高级配件需要完成特定挑战才能解锁。
淤泥之神腐蚀下的产物千奇百怪,但大致可分为几个类型:
- 游荡者:最基础的僵尸,移动缓慢,单独出现时威胁极低,但通常成群出现,一旦被包围仍会造成致命麻烦。
- 臭鼬:能够释放毒气云的支援型敌人,毒气不仅伤害玩家,还能为范围内的其他怪物提供减伤buff,优先击杀目标。
- 核爆者:活体炸弹,接近玩家后自爆,火焰变种还会留下持续燃烧的污染区。听到它们发出的嘀嘀声就得赶紧后退。
- 潜行者:远程单位,会发射酸性投射物或触发地面冲击波,通常躲在尸群后方,需要狙击或快速突进处理。
除此之外,根据剧情推进,还会出现更大型的精英怪和区域头目,需要团队配合特定策略才能击败。
实际玩起来,《毒液突击队》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混乱而有趣。怪物从四面八方涌来,子弹呼啸,车辆轰鸣,队友在语音里大呼小叫,这一切都笼罩在约翰·卡朋特亲自参与谱写的电子合成器配乐中,复古又带点神经质。
游戏鼓励玩家积极探索地图,而不是直奔任务点。搜刮资源、寻找隐藏载具、收集污泥种子升级技能,这些环节本身就成了重复游玩的重要动力。任务目标通常很简单,固守某个地点、摧毁特定目标、护送物资等等,但怪物的波次和组合会不断变化,保持新鲜感。
难度方面,游戏显然为合作玩法做了优化。单人带AI队友游戏时,会觉得指令有限且AI智商偶尔掉线,体验明显不如组队。而一旦四人开黑,战术空间就大大扩展,有人开车吸引注意力,有人架枪高点输出,有人负责埋设陷阱,医疗职业则忙着把倒地的队友从尸群里拉起来,整个过程充满了意外和笑料。
对80年代流行文化的深情致敬,这可能是《毒液突击队》最突出的优点。从粗颗粒的胶片滤镜、高饱和度的霓虹色调,到角色间美式漫画式的对话风格,再到约翰·卡朋特标志性的配乐,游戏从头到脚都散发着1980年代B级科幻/恐怖片的气质。
它不追求画面多么照片级,而是用独特的美学统一感征服玩家。怪物设计黏糊糊、脏兮兮,载具看起来像是从废车场里拼凑出来的,武器开火音效沉重有力。这些细节共同营造出一个你愿意反复进入的、光怪陆离的末日世界。
总的来说,《约翰·卡朋特的毒液突击队》可能不会拿下游戏大奖,但它精准地击中了一个特定受众群体的所有偏好,喜欢合作生存、喜欢复古B级片氛围、喜欢开车撞飞僵尸的简单快乐。它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并且做到了足够好玩。如果你一直幻想能活在一部约翰·卡朋特导演的僵尸电影里,那么现在机会来了,准备好和你的朋友一起,发动引擎,握紧霰弹枪,然后对着淤泥之神和它的恶心爪牙,狠狠扣下扳机。
毕竟,世界等着你们去拯救,或者说,至少,你们的报价最低。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