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妄之盒》下落式塔防肉鸽卡牌

  • # 电子游戏
  • # steam游戏
  • # 营地测评
  • # 新游试玩
  • # Steam新游预约

如果你玩过卡牌构筑类Roguelike,你心中大概已经出现某些模板:抽牌、耗能、出牌,循环往复。但《虚妄之盒》所做的,是毫不犹豫地砸碎这个模板。

它引入了全新的下落式塔防机制

想象一下:战场并非横版,而是纵深向你涌来。敌人并非走在一条平面上,而是像俄罗斯方块一样,从屏幕上方不断下落。而你手中的卡牌,也不再是点击即用的技能,它们成了你需要精准、及时放置在战场格上的单位或法术。

是的,你必须一边考虑卡牌组合、能量计算,一边兼顾时机和落点。放早了,敌人还没到位;放晚了,敌人已压到眼前。这种机制前所未有地放大了策略的权重。

因为你不再只是组一套强牌,你得组一套能应对下落节奏的牌。

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体验,你的大脑同时在处理卡牌组合的逻辑链、战场的空间结构、以及倒计时疲劳伤害的时间压力。几分钟一局的战斗,打完之后竟有类似下了一场快棋的疲惫与兴奋。

而这一切,才只是开始。

《虚妄之盒》提供了超过两百张卡牌和五十多种宝物。数字本身并不惊人,真正惊人的是它们之间的耦合度和创造性。

游戏并没有强行规定你必须玩什么套路。它只是把工具丢给你,告诉你,你自己看着办。

于是,你真的可以看着办。

你可以走自动流,放置能够自动攻击的单元,之后便可悠闲地看着它们清理战场,前提是你撑得过前期薄弱阶段。

你可以玩大怪流,专注培养几个高强度单位,赋予它们成长属性,让它们一拳清屏。

你也可以尝试法术轰炸流,依靠高额能量循环和法术连锁,在下落途中就引爆战场。

还有召唤流护盾反伤流死亡触发流能量共鸣流……甚至还有一些难以归类的邪道玩法。

真正可怕的不是流派多,而是这些流派之间并非完全隔绝。

你可能这一局想玩召唤,却迟迟拿不到核心牌,反而凑齐了护盾反伤的一套组件,那就转型。又或者你原本打算走法术路线,却偶然拿到一个能让宝物流起飞的关键遗物,当场换一套思路继续打。

游戏鼓励即兴创作,尊重临时起意。你的牌组不是事先想好的,而是一边打、一边试、一边改出来的。它像是你亲手捏出来的一团泥,随着冒险进程不断改变形状,最终成为谁也预料不到的模样。

很多同类游戏都有永久成长要素,但大多体现在角色基础数值上。《虚妄之盒》做得更绝:它让每一张卡牌都能获得永久成长。

是的,哪怕是一张最普通、最常见的一星小兵卡,也可以通过反复搭配使用、特殊事件、宝物加持等方式,获得攻击力、血量、甚至是特殊效果的永久提升。

这意味着,你没有废卡

也许某一局里你出于无奈,重点培养了一张平时看不上的普通卡牌。而这份投入并不会随着当局游戏结束而消失,游戏结束时可以选择一张卡牌放入玩偶,下一局游戏可以在商店中刷新出这张卡牌,强力卡牌只有在高等级商店才能刷到。

虚妄女神的世界绝非只有战斗。在副本中,你经常会进入事件层。这里没有敌人,只有未知的随机事件,可能是一场交易、一个谜题、一次馈赠,也可能是一场欺骗。

五十多种随机事件,其中许多设计得极具恶意,也极具魅力。

但这些事件中往往也藏着真正的转机。高风险高回报是这里的铁律。

你不得不学会猜疑、权衡、偶尔也要豪赌。

游戏初始只提供一个基础英雄,但随着你通关次数增加、达成特定目标,你会逐步解锁超过十名角色。

他们每个人都有彻底改变游戏规则的独特能力。

每个英雄会初始绑定一种颜色的基础卡组,目前有红色,蓝色和紫色。每个颜色的卡组玩法和思路完全不同,搭配上英雄技能,可以产生很多奇思妙想。

每一局游戏都会生成一个战斗码,类似于一个随机种子。你可以将这个代码分享给朋友,对方就可以完整重现你这一局的所有情况,包括你的卡牌、你的选择、你遇到的每一个事件和敌人。

你可以用它来炫耀一套离谱的 combo 打出怎样惊人的效果,也可以用它来求助,第三层的Boss我怎么都打不过,你们看看我这套牌该怎么调整?

它巧妙地将单机玩法注入了多人互动的灵魂,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虚妄之盒》并不仅仅满足于做又一款Roguelike卡牌游戏。它从机制融合、流派构建、成长设计到社区互动,都显示出了相当的野心和完成度。

它用下落式塔防重新激活了你的即时判断,用高度自由的BD构筑解放你的想象力,用永久成长系统让你与卡牌产生情感,用随机事件不断给你惊喜或惊吓,再用英雄差异和社群功能让你持续游玩。

当然,它也没有回避这类游戏常有的问题,比如偶尔的平衡性波动,或是某些流派过于依赖特定牌序带来的挫败感。但总的来说,这些瑕疵并不足以掩盖它整体散发的创新光芒。

 

20小时前 发布于上海
全部评论 0条
按时间排序

还没有评论

0 0